紫兰剩有无离骚,梅花不见见水曹。
眇焉何许是人物,枉子秣马行林皋。
古人相逢示易得,紫燕西飞东伯劳。
吟余切莫谈时事,正搅春思分二毛。
罗椅(一二○四~?),字子远,号涧谷,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三(《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爲信阳州学教授,景定间知信丰县(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七)。累迁提辖货榷院。度宗朝见国事尽属贾似道,遂弃官去。有《涧上委稿》,已佚。后人辑爲《涧谷遗集》。事见本集卷末附元罗洪先《族祖榷院府君传》,《宋元学案》卷八三有传。 罗椅诗,以民国罗嘉瑞刊四卷本爲底本。校以《豫章丛书·吉州二义集》所收本(简称豫章本)等,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次欧振仲见贽韵》是宋代罗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紫兰剩有无离骚,
梅花不见见水曹。
眇焉何许是人物,
枉子秣马行林皋。
古人相逢示易得,
紫燕西飞东伯劳。
吟余切莫谈时事,
正搅春思分二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纷扰的烦恼和对古人心境的向往。他感叹紫兰已经凋零,无法离开愁苦;梅花不再开放,无法迎接水曹(指春天的河流)。他感叹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和景物是多么微不足道,虚无缥缈。作者认为,花开花谢、春去春来的事物变幻无常,而人们的追逐和努力却往往是枉然的。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依托,通过描绘紫兰凋零和梅花谢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无常的思考。诗中的紫兰和梅花象征着美好和希望,它们的凋零与谢落,寓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作者通过描绘这些景物的消逝,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认知。
诗中的"眇焉何许是人物"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中人们的追逐和努力的质疑。无论是紫兰还是梅花,它们的存在与消逝都是如此微不足道,这使得作者对人世间的名利和成就产生了怀疑和疑惑。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古人相逢,紫燕和东伯劳。这里引用了古代的传说和文化符号,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智慧和境界的向往。古人在作者眼中是智慧的象征,他们的相逢和交流是容易实现的,而现实世界的琐碎和纷扰则让人难以做到。
最后两句"吟余切莫谈时事,正搅春思分二毛"是作者对自己的忠告。他劝告自己不要谈论时事,因为时事的纷扰会打扰到他纯净的春思。这表达了作者希望将自己的心境从喧嚣的现实中解脱出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安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古人智慧和内心宁静的向往。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现实世界的疑惑和对内心归宿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炎官伞照涛江红,五月献果明光宫。越人一枝古所重,蜀无他杨谱则同。玄珠更将赤水浴,流火呈祥复王屋。不伴长安黑弹丸,杀吏惊人寒起粟。新诗字字含芳鲜,大书遗我敦同年。请君速访天竺老,食白追继仇池仙。
为客清霜重,归来夏木苍。鸡鹅惊甚大,童稚觉微长。花絮今无迹,园林未肯荒。青梅应可摘,腊摘要开尝。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家家山色对春湖,日日春风听鹧鸪。门前杨柳藏鱼市,屋上梅花当地租。
急流方了又高冈,日永周旋未觉忙。壁上字多知店老,岭边松茂喜车凉。丛丛乱篠承欹石,帖帖新荷峦小塘。湆澹恶滩应笑我,为虞鱼腹犯羊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