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同叔见寄二首》

怪得檐前溜,原来是雪消。
山枯空有骨,水涸不成潮。
寒雁鸣沙碛,饥鸦啄柳条。
物情总如此,吟鬓任萧萧。

作者介绍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同叔见寄二首》是宋代胡仲弓的一首诗词。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对诗词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不包含原诗词的内容或英文。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次同叔见寄二首

怪得檐前溜,原来是雪消。
山枯空有骨,水涸不成潮。
寒雁鸣沙碛,饥鸦啄柳条。
物情总如此,吟鬓任萧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一种对物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篇写到了檐前的溜,最初以为是雪消化了,但实际上是别有原因。这种描述通过对微小事物的观察,折射出大自然和人生的变幻无常,暗示了事物表面之下的深层含义。

接着,诗人引用了山、水两个象征永恒的自然元素,来对比表达物事的虚幻和无常。山枯虽然有骨,但骨已空,水涸后也不能成为潮水,这表明了物质的消亡和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通过描述寒雁在沙碛上鸣叫和饥鸦啄食柳条,展现了自然界的艰辛和生命的挣扎。这种景象引发人们对生活中艰难困苦、生存压力的思考。

最后两句“物情总如此,吟鬓任萧萧”,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理解和接受。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物相对照,任由长发随风飘扬,表现出对于人生宿命和世间事物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胡仲弓对于人生无常和物事变迁的理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人生的哲理和感慨。整体气氛凄凉,展现了对人生苦难和无常的思考,但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命运的接受和坦然面对的态度。

  • 《秋蝶二首》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 《酬人偈》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 《近代吴歌 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 《攻媿斋》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 《淮上寄赵茂实》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