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花韵在年晴初,雨沁胭脂脸更敷。
蒲驿莫妨娱刺史,锦坊岂不胜中书。
时无艳曲临轩纵,公莫巍坛韫匮沽。
春老绿阴春子近,东风来往一吹嘘。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约山赋杏花韵》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名花韵在年晴初,
雨沁胭脂脸更敷。
蒲驿莫妨娱刺史,
锦坊岂不胜中书。
时无艳曲临轩纵,
公莫巍坛韫匮沽。
春老绿阴春子近,
东风来往一吹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氛围。诗人以杏花为主题,表达了春天初现的美丽景象。他描述了雨水滋润着杏花,使其更加娇艳动人。诗人提到了蒲驿和锦坊,暗示了这里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各种文化艺术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他呼吁刺史不要错过这里的娱乐,同时也表达了对中书的赞美。诗人提到了没有艳曲在这里演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已经足够美丽,不需要其他的艳丽装饰。他告诫公众不要错过这里的美景和文化,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东风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词以杏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雨水滋润杏花、蒲驿和锦坊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繁华和美丽。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使整首诗词节奏流畅。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词给人以愉悦和欣赏的感受,展现了文天祥的才华和对自然美的敏感。
半夜开门雪满坡,清吟无奈玉人何。人间路与红尘隔,天上春随翠辇过。灵吹下时神语寂,琼楼高处晓寒多。笙箫本是虞廷乐,不为秋风遣棹歌。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
盗跖死牖下,伯牛遭恶疾。报应似无徵,苍苍意难悉。及考竺干教,其旨明逾日。业以三世论,事匪一生讫。伊余本好道,执善长虑失。无端六腑病,每苦我形质。百骸失调畅,四时少安逸。今岁夏云满,秋热如火室。碑疾因兹生,顿觉减寝食。无何误服药,到泻苦非一。过客为忧惶,儿童
大悟立身蓑笠好,遇投相应回头。训予全道号无忧。慧眸观玉洞,云步上琼楼。赤雁头钻清宴地,白鸥足捧浮沤。两般混合最休休。要除三界苦,堪把一灵修。
石为云盖上垂旒,水和冰壶一击球。似笋反生悬碧玉,如簪倒插挂青瑠。外犹虎踞风回啸,内若龙蟠气转幽。尚想初时开辟意,何时更共尔游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