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伯氏谢安石塘莲花酒》

花蕊芙蕖拍酒醇,浮蛆相乱菊英新。
寒光欲涨红螺面,烂醉从歌白鹭巾。
行乐衔杯常有意,过门问字久无人。
王孙欲遣双壶到,如入醉乡三月春。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次韵伯氏谢安石塘莲花酒》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蕊芙蕖拍酒醇,
浮蛆相乱菊英新。
寒光欲涨红螺面,
烂醉从歌白鹭巾。
行乐衔杯常有意,
过门问字久无人。
王孙欲遣双壶到,
如入醉乡三月春。

中文译文:
莲花酒泛起花蕊香,
蛆虫在菊花中翻乱。
寒光欲涨红螺酒面,
陶醉中高歌白鹭巾。
行乐之时常带着深意,
问门字号已久无人。
贵族子弟欲将双壶送来,
就如进入醉人的三月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饮酒作乐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醉乡的向往和对逍遥快乐生活的追求。

首联描绘了花蕊香醇的莲花酒,以及在菊花中游动的蛆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与丑陋事物的并存感知,以及对醉乡生活中欢乐和痛苦的接受。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陶醉于酒乐之中,高歌着白鹭巾,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他沉浸在醉意中的快乐和逍遥自在。

第三联以“行乐衔杯常有意”来表达作者在行乐之时常常怀有深意,显示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而“过门问字久无人”则暗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可能也是对社交和人情淡薄的一种反思。

最后一联描述了贵族子弟欲将双壶送来,带入醉人的三月春天。这里的“贵族子弟”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交往较深的人,他们想要和诗人一起享受醉乡的欢乐。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谊和共享快乐的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醉乡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快乐、自由和友谊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淡的反思。黄庭坚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他对逍遥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使诗词充满了情感和意境。

  • 《寄夹谷书隐》

    当年曾忆赋高唐,回首邯郸事渺茫。黄阁故人千里月,青山老我半头霜。交情脉脉园中柳,忧思悠悠陌上桑。吹断参差天欲暮,薄言兰芷寄衡湘。

  •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春天类楚囚。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 《华亭百咏·八角井》

    浚极疑无底,丰棱定有因。沈沈中夜月,照影属何人。

  • 《凉月》

    凉月未出山,浮云半空白。徘徊步轩窗,宛若待佳客。经林漏飞辉,映溆生华泽。及兹秋影清,吾庐更幽寂。殊观发祠藏,妙听生寥閴。营营息初机,炯炯怀新得。岂无平生心,所乐已非昔。天旋河汉动,夜久邻机息。凄凄感庭兰,岁莫霜霰集。呼儿温浊醪,独酌醉永夕。

  • 《送汪庭芝高士如严州》

    书符咒水空多事,辟谷熬铅苦用心。閒读异书痛饮酒,佳时亦复一弹琴。

  • 《燕》

    一巢功绩破春光,絮落花残两翅狂。月树风枝不栖去,强来言语泥雕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