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废诗坛罢酒兵,更无馀力敌分阴。
两章句好惊霏悄,千里神交信断金。
如弈棋然随手著,效颦戾亦撚须吟。
不图病客甘投老,敢与诗人作赏音。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长沙郑监庙公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曹彦约。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已废诗坛罢酒兵,
更无馀力敌分阴。
两章句好惊霏悄,
千里神交信断金。
如弈棋然随手著,
效颦戾亦撚须吟。
不图病客甘投老,
敢与诗人作赏音。
诗意:
这首诗以废弃的诗坛、罢酒和罢兵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世的失望和沮丧。诗人感叹自己已经没有力量去与时代的黑暗对抗,无法与险恶的局势相抗衡。他感觉到了诗歌的声音在逐渐消逝,神圣的意义被断绝,就像千里之间神灵之间的交流被金属所隔断一样。诗人用象征性的比喻,将自己的诗歌创作比作下棋,随手落子,但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表情和态度可能显得扭曲和愤怒,但仍然坚持吟咏自己的诗歌。尽管如此,诗人并不指望被疾病缠身的游客欣赏他的诗作,但他仍然敢于与其他诗人分享他的创作。
赏析:
《次韵长沙郑监庙公选》是一首抒发诗人内心感受的诗词。诗人通过对废弃的诗坛、罢酒和罢兵的描绘,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失望和无奈。他感叹自己无力改变时代的阴暗面,也感觉到了诗歌的声音在渐渐消失,无法传达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诗中的象征意象,如千里之间交流被金属所隔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时代分阴和诗歌沉寂的感叹。诗人的自我表达和坚持在诗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他意识到自己的表情和态度可能不太讨人喜欢,但他仍然选择继续吟咏自己的诗歌。诗人的勇气和坚持,展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创作的执着。整首诗以朴实而感人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时代和诗歌命运的忧虑和反思,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二毛非骑省,朝镜忽秋风。丝缕寒衣上,霜华旧简中。承明那足厌,车服愧无功。日日山城守,淹留岩桂丛。
一雀入官仓,所食能损几。所虑往复频,官仓乃害尔。鱼网不在天,鸟网不在水。饮啄要自然,何必空城里。
杨岐栗棘蓬,吞著碍喉咙。东山铁馂馅,浑仑苦磝磝。诸人若要省力,不如参一个平实。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才子阴风度远关。清愁曾向画图看。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新路陌,旧江干。崎岖谁叹客程难。临风更听昭华笛,簌簌梅花满地残。
去岁春时政病身,对花不饮被花嗔。如今急报千花道,还我前来未足春。
百战已休兵,寒云愁未歇。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早得用蛾眉,免陷边戍卒。始知髦头星,不在弯弓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