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凉繖下罩罗敷,只恐晴晖透锦襦。
醉倚玉栏问春色,此花胜得洛中无。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次韵程丞相观牡丹》是宋代郑獬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绿的凉篷下覆盖着罗敷,
只担心晴天的阳光透过锦襦。
醉倚在玉栏上询问春天的色彩,
这朵花胜过了洛中的牡丹。
诗意:
这首诗以牡丹为主题,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和它在春天中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花朵的赞美之情。诗中展示了牡丹花盛开的场景,以及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吸引力。首句"翠凉篷下覆盖着罗敷"以形容词翠凉和名词罗敷来描绘牡丹花的娇艳和华丽。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晴天阳光透过锦襦的担忧,暗示牡丹的美丽需要得到适当的保护和呵护。
第三句"醉倚在玉栏上询问春天的色彩"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牡丹花的痴迷和对春天的向往之情。诗人仿佛置身其中,倚在玉栏上,凝视着牡丹花,欣赏着春天的绚烂色彩。
最后一句"这朵花胜过了洛中的牡丹"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洛中是唐代的都城,以盛产牡丹而闻名,而诗人却认为此花胜过了洛中的牡丹,显示了他对这朵花的特别喜爱和推崇。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与魅力,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对春天的向往融入其中,展示了牡丹花在春天中的独特魅力,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国香不欲论家谱,合姓孙枝作郑花。
墙角新开白版扉,时寻樵牧弄烟霏。代耕岂若收躬稼,赐帛可如出自机。湖海浪游今已倦,山林独往未全非。百年只愿身强健,长为慈亲负米归。
群儿欺老少陵穷,口燥唇乾发漫冲。颠沛须臾犹执礼,古来惟有一高共。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喜时。名在士人当盛世,生於中国作男儿。良辰美景忍虚废,骤雨飘风无定期。过此焉能事追悔,尧夫非是爱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