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急雪点微茫,渔浦江边上客航。
逆水趁潮如顺水,他乡送客似离乡。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春日途中五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途中的景象,通过几个场景展示了离别之情和旅途中的心境变化。
微风急雪点微茫,渔浦江边上客航。
这两句写出了春日微风中飘落的雪花,点缀了整个景色,给人以淡淡的温馨感。在江边,有客船驶过,载着旅客前行,让人感受到旅途的繁忙和充满生机的场景。
逆水趁潮如顺水,他乡送客似离乡。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逆水行舟的情景。诗人顺应逆水而行,却感觉仿佛顺水而下,这种逆流而行的感觉可能让他有些迷茫,不知前方的路途究竟如何。而送别他人的时刻,却也让他有了离乡的感觉,他自己也变得像是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园一般。
整首诗通过描述春日途中的景色和旅途中的心境变化,折射出离别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微风中的雪花、江边的客船以及逆水行舟等场景,展示了旅途中的喜悦、迷茫和离愁别绪。诗中的对比和转折,让人感受到离别的复杂情感和旅途的变幻心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日途中的景色和旅途中的心情,通过景物的变化折射出内心的感受,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读者在品读时可以感受到离别的情绪和旅途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变幻的深刻感悟。
红纱绿春风饼。趁梅驿、来云岭。紫桂岩空琼窦冷。佳人却恨,等闲分破,缥缈双鸾影。一瓯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兴。痛饮休辞今夕永。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
寄委频承宠,经营未尽才。方从舆轿去,忽逐逝川回。返葬京阡远,遗思粤俗哀。人知有馀德,嗣子蹑兰台。
晓发山间寺,篮与冒朔风。雪融溪涨碧,云漏日穿红。岁月尘埃里,江山醉梦中。人生要家处,浪出笑庞公。
江山信美非吾土,王粲登楼意凄楚。丽谯井干高则高,未免绮罗相滓污。君家华屋照城隅,丹壁重重不知数。谁令作此三层楼,雪脊干霄千尺所。几番贻书来索诗,只许归田为君赋。快哉今日真得归,无复黄尘涴巾屦。试凭栏干俯人世,城郭村畦可枚数。四山云物任卷舒,大江波涛恣吞吐。
独立星坛,高穹仰望,志诚修设威仪。名香频*,谨谨奏青词。唯愿众生慕道,心通解、无执无迷。归真正,玄门隐密,一志永无移。都缘心返复,狂图捏怪、纽班胡为。色情增长,道德渐亏衰。似恁拖泥带水,全不念、先圣根基。经中道,人能清净,天地悉皆归。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