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答幽兰》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韵答幽兰》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苏辙。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花耿耿意羞春,
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
长松百尺有为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幽兰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幽兰是一种高雅而隐蔽的花卉,它在宁静中散发着芬芳,却因为自身的纯洁美丽而感到羞怯,不愿意与春天的花朵竞争。作者想象幽兰身上佩戴的香囊,香气扑鼻,却不知道是谁给它佩戴的。接着,作者转向人生的思考,认为一个人的内心需要自我保护,就像幽兰一样保护自己的芳心一样重要。最后一句表达了长松虽然高耸入云,但只有被砍伐下来才能成为薪柴,暗示人的价值在于实际行动和奉献,而不仅仅是高大的身躯。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对幽兰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纯洁、高尚品质的赞美。幽兰作为一种隐逸的花卉,象征了内心的纯净和高雅。它不追逐春天的繁华,却在宁静中绽放出自己的芳香。作者将幽兰与人生进行了类比,表达了对人内心的呵护和保护的思考。诗中所提到的一寸芳心须自保,是指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内心世界,守护自己的纯洁和美好。长松百尺有为薪的比喻则强调了实际行动和奉献的重要性。尽管长松高大,但只有被砍伐下来才能成为薪柴,为人类提供温暖和实际帮助。这句诗呼应了前文对内心保护的思考,提醒人们要将内心的美好付诸于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幽兰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纯洁、高尚品质的赞美,并提醒人们要珍惜内心的美好,并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 《溪行》

    万汇之散殊,各具一太极。人言造化工,生物不可测,宁知有自性,无所用尔力。试尝问春风,春风谁能识。

  •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春雨歇,暮霞明。零乱溪花堕玉英。

  • 《淳祐祭海神十六首》

    儵忽会同,裴回安留。牲肥酒香,晨事聿修。惟德之凉,曷奄九州。帝命是祗,多福自求。

  •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清风流至今,修好

  • 《绝句》

    夜静山寒渐透衣,旋煨松火拥炉围。忽听竹外篱门响,知是小童买酒归。

  • 《陪宋侯赵粹过仓部弟家园宾主有诗次韵二首》

    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