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畦霭黄云,神用报力穑。
腰镰谁家子,喜见眼中碧。
我车返山阿,木落山更寂。
年登妻啼饥,掩户坐太息。
不知金田翁,安用作弦直。
已矣复何言,兹理断可析。
浩歌出长林,披榛携子侄。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甫西山之咏》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畦霭黄云,
在秋天的田间,黄色的云霞弥漫着,
神用报力穑。
这是神灵用来回报人们辛勤劳作的丰收。
腰镰谁家子,
手持镰刀的是哪个家庭的孩子,
喜见眼中碧。
他喜悦地看到了眼前一片碧绿。
我车返山阿,
我驾车回到了山坡,
木落山更寂。
山上的树木已经落叶,更显得寂静。
年登妻啼饥,
年老的妻子因饥饿而哭泣,
掩户坐太息。
她坐在掩着门户的地方,叹息不已。
不知金田翁,
我不知道金田翁,
安用作弦直。
他安稳地将箭矢拉直。
已矣复何言,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能说什么呢?
兹理断可析。
这种情况已经无可挽回。
浩歌出长林,
豪迈的歌声从茂密的林中传出,
披榛携子侄。
他穿越荆棘,带着儿女和侄子。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农田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况。诗人通过描写黄色的云霞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神灵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回报。然而,诗中也描绘了一些悲凉的情景,如老妇人因饥饿而哭泣和金田翁坚守弦直的形象。最后,诗人以浩歌出长林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和豪迈的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农田景象和人们生活的观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感悟。同时,诗中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思考。
金石凝虚筍,旌旗落暗尘。唐尧遂不见,空有进羹人。
杖藜乘兴出,佳处每关情。白石溪流浅,黄花篱落清。林烟经雨薄,野日傍山明。赖有杯中物,愁怀得暂平。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时淮西寇未平。]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生碧香罗粉兰香。冷绡缄泪倩谁将。故人何在,烟水隔潇湘。花落燕□春欲老,絮吹思浪日偏长。一些儿事,何处不思量。
天遣残年脱馽鞿,功名不恨与心违。绿陂细雨移秧罢,朱舫斜阳擘纸归。花市丹青卖团扇,象床刀尺制单衣。白头曳杖人争看,共叹浮生七十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