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和表弟张湜秋霁之什》

轻飚习习起青蘋,宿雾全开霁色新。
高阁晴曦射疏牖,虚堂润气彻华茵。
垫馀巾角曾衝雨,晦尽琴徽旋拂尘。
楚泽潦收湖水白,归舟遥忆洞庭人。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次韵和表弟张湜秋霁之什》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轻飚习习起青蘋,
微风习习吹拂着青莲叶,
宿雾全开霁色新。
夜晚的雾气完全散开,露出了清新的天空。

高阁晴曦射疏牖,
高楼的阳光透过稀疏的窗户照射进来,
虚堂润气彻华茵。
空堂里的空气湿润,透过华茵(华丽的床席)传递。

垫馀巾角曾冲雨,
把湿巾角压在雨中,
晦尽琴徽旋拂尘。
阴暗的琴徽已经拂去尘埃。

楚泽潦收湖水白,
楚国的泽地收了潮水,湖水变得清澈如白玉,
归舟遥忆洞庭人。
回船上,遥想起洞庭湖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清晨的景色和气氛。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清晨微风吹拂莲叶、宿雾消散带来的新鲜感。高楼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空气湿润,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诗中还提到了用湿巾角擦去琴徽上的尘埃,展示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最后,以楚国泽地收潮和回船的情景,引发了对故乡洞庭湖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清晨的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色和富有意境的遣词造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乡愁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

  • 《句》

    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 《秋扇》

    莫以凉风多,弃捐敝箧里。试记无风时,是谁引风起?

  • 《答卓常簿二首》

    神仙富贵拟皆差,已把云台让仲华。幸有庾郎三种韭,别无滕叔两车麻。斩新句子包诸体,放泼腔儿令一家。白白红红满山谷,不知天女散何花。

  •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後用进退格二》

    枉看平生多少书,分明便是蠹书鱼。万签过眼还休去,一字经心恰似无。急读何如徐读妙,共看更胜独看渠。麴生冷笑仍相劝,惜取残零觅句须。

  • 《雨夜》

    墙西泥三寸,墙东草三尺。可怜白鹿泉,蛙黾纷狼籍,湿萤如陨星,入户黏几席。病夫本嗜睡,况此风雨夕。永怀灢西寺,更忆山南驿。陈迹不可追,昏然堕吾帻。

  • 《野鸽》

    孤来有野鸽,觜眼肖春鸠。饥肠欲得食,立我南屋头。我见如不见,夜去向何求。一日偶出群,盘空恣嬉游。谁借风铃响,朝夕声不休。饥色犹未改,翻翅如我仇。炳哉有露凤,天抑为尔俦。翕翼处其间,顾我独迟留。凤至吾道行,凤去吾道休。鸽乎何所为,勿污吾铛瓯。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