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和并州钱大夫夕次丰州道中见寄》

汉将從天下,胡兵值月残。
孤烟戍楼逈,密雪战袍干。
向暮三吹角,临风一据鞍。
边城赖经略,重取地图看。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次韵和并州钱大夫夕次丰州道中见寄》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亿。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将从天下,
胡兵值月残。
孤烟戍楼远,
密雪战袍干。
向暮三吹角,
临风一据鞍。
边城赖经略,
重取地图看。

诗意:
这首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思考和对边塞将士的赞颂。在这些战争中,汉将士追随天子征战四方,而胡族的敌人则在月光下发动袭击。戍楼上的烽烟孤单地升腾,战袍上的雪花密密麻麻,说明战斗已经进行了很久,将士们依然坚守在边塞。在黄昏时分,三声号角吹响,将领们站在风中,稳坐马鞍。边塞城池依赖着经略将领的指挥,才能重夺失地并观察战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艰辛,以及将士们的英勇和顽强。诗中运用了简洁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战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边塞将士们的忠诚和坚毅。孤烟戍楼和密雪战袍的描绘,刻画出边塞战争中的孤独和艰苦,同时也凸显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最后两句表达了经略将领的重要作用,他们的指挥才能够重夺失地并掌握战局。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景象,以及将士们的坚定和忠诚,表达了对边塞将士和指挥官的敬意和赞美。

  • 《寄夹谷书隐》

    当年曾忆赋高唐,回首邯郸事渺茫。黄阁故人千里月,青山老我半头霜。交情脉脉园中柳,忧思悠悠陌上桑。吹断参差天欲暮,薄言兰芷寄衡湘。

  •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春天类楚囚。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 《华亭百咏·八角井》

    浚极疑无底,丰棱定有因。沈沈中夜月,照影属何人。

  • 《凉月》

    凉月未出山,浮云半空白。徘徊步轩窗,宛若待佳客。经林漏飞辉,映溆生华泽。及兹秋影清,吾庐更幽寂。殊观发祠藏,妙听生寥閴。营营息初机,炯炯怀新得。岂无平生心,所乐已非昔。天旋河汉动,夜久邻机息。凄凄感庭兰,岁莫霜霰集。呼儿温浊醪,独酌醉永夕。

  • 《送汪庭芝高士如严州》

    书符咒水空多事,辟谷熬铅苦用心。閒读异书痛饮酒,佳时亦复一弹琴。

  • 《燕》

    一巢功绩破春光,絮落花残两翅狂。月树风枝不栖去,强来言语泥雕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