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一相遇,忆在京都时。
虽惊岁月换,未改松桂姿。
童侍两三人,瓶锡相与随。
自言东越来,箧中多好诗。
文字皆妥帖,业术无倾欹。
前辈尝有言,清气散人脾。
语妙见情性,说之聊解颐。
始推杼山学,得非素所师。
此固有深趣,吾心久已知。
横琴乃玄悟,岂必弄鸣丝。
古乐众少听,谁知彼吹篪。
师旷没世後,伯牙众身悲。
愿同黄鹄举,远归沧海涯。
老骥虽不病,长坂安可驰。
天台况奇胜,日夕劳梦思。
尚忝齿缨绶,终年趋路岐。
俯愧渊中鱼,游泳水之湄。
仰羡云间鸷,凌厉辞絷维。
居尝起斯念,未去情不怡。
今朝更道旧,感怆各嚬眉。
同游谢公门,远想袂沾洟。
惜哉胡不仁,碎彼东方琪。
又出数纸书,手泽尚可披。
眷眷畴昔意,於今当语谁。
复遗三百言,玩味自挽髭。
序事尽成故,慨吟良有资。
其词何亹亹,宛若对风规。
冷然耸心目,不觉整冠緌,重以超俗韵,顾予贱职司。
是犹猿鸟情,并此驽枥卑。
报投仍勉强,实谬匠者为。
应哂不量力,短兵兹已波。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淮河上一相遇,记得在京都时。
虽然感到岁月换,没有改变松桂姿态。
儿童在两个三人,瓶锡相互跟随。
自称东越来,箱子里多喜欢诗。
文字都妥帖,生产技术没有倾倾斜。
前辈说过,清气散人脾。
语妙见本性,我说的笑容。
始推抒山学,可能不是平时老师。
这本来有很深的旨趣,我的心很久已经知道。
抚琴是玄悟,难道一定要弄响丝。
古代乐众少听,谁知道吹笛子。
师旷死后,伯牙众人身悲。
愿同天鹅举,远归大海岸边。
老骥虽不病,长坡安全可以迅速。
天台何况出奇制胜,一天晚上辛苦梦思。
还影响牙齿缨绶,一年走向岔路。
低头有愧于深水中的鱼,游泳水之滨。
仰羡云间凶猛,凌厉辞挽留。
在曾经起这念,没有去心情不愉快。
今朝更道旧,感悲伤各颦眉。
同窗谢公门,遥想袖子沾着。
可惜胡不仁,打碎那些东方美丽。
又拿出几张纸书,手泽还可以分开。
依恋过去意,在现在应该告诉谁。
又给三百字,玩味自己拉着胡须。
叙事都成过去,慷慨吟确实有帮助。
它词怎么勤勉,仿佛对风化。
冷然高耸心目,不觉得整冠矮,
重以超俗韵,回头我贱职。
就像猿鸟情,同时这些低能槽低。
报投仍勉强,实在荒谬匠的是。
应笑不衡量自己的力量,短兵现在已波。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芦沟河上度旃车。行路看宫娃。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天荒地老,池台何处,罗绮谁家。梦里数行灯火,皇州依旧繁华。
昨日离城市,白云空往还。松风清耳目,端的胜人间。
官闲无事只深禅,斋戒何曾废客烟。总是老夫贪佛日,未妨天眼识公年。江湖满意藏诗笥,鸥鸟无心傍客船。参井黄昏云雾里,光明犹有一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