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城南太乙祠,羽人多著九霞衣。
竹宫肃穆珠旒拜,华表飘颻鹤驭归。
绕殿步虚幢影密,登台酌献珮声微。
質明礼毕还台去,厩马翩翩速似飞。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次韵和承旨侍郎宿斋太乙宫之什》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斗城南太乙祠,
羽人多著九霞衣。
竹宫肃穆珠旒拜,
华表飘颻鹤驭归。
绕殿步虚幢影密,
登台酌献珮声微。
质明礼毕还台去,
厩马翩翩速似飞。
中文译文:
北斗城南有太乙祠,
羽人们多穿着华丽的九霞衣。
竹宫庄严肃穆,珠旒拜礼,
华表上鹤驭飘飘而归。
围绕殿宇,步履虚无,幢影密布,
登上台阶,奏乐声音微弱。
典礼完成后,质明返回台阁,
马车飞驰,翩翩起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乙宫的神秘庄严景象,展现了宫殿的神圣氛围和盛大的仪式场面。太乙宫是一个位于北斗城南的神祠,羽人们身穿华丽的九霞衣,增添了神话般的色彩。
诗中提到的竹宫和华表是太乙宫的重要建筑,竹宫肃穆庄重,珠旒在风中拜礼,华表上的鹤驭翩翩而归,都展示了宫殿的尊贵与庄严。
诗人通过描绘围绕殿宇的虚无幢影和登台奏乐的微弱声音,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他用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宫殿的庄严与肃穆。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描述了典礼结束后的场景,质明完成了自己的礼仪后返回台阁,而马车则飞驰而去,犹如飞一般迅速。
整首诗通过对太乙宫的描绘,展示了宫殿的神圣与庄严,以及仪式的盛大场面。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给人一种神秘、超凡脱俗的感觉,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宗教仪式的庄重和神秘的氛围。
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莫以凉风多,弃捐敝箧里。试记无风时,是谁引风起?
神仙富贵拟皆差,已把云台让仲华。幸有庾郎三种韭,别无滕叔两车麻。斩新句子包诸体,放泼腔儿令一家。白白红红满山谷,不知天女散何花。
枉看平生多少书,分明便是蠹书鱼。万签过眼还休去,一字经心恰似无。急读何如徐读妙,共看更胜独看渠。麴生冷笑仍相劝,惜取残零觅句须。
墙西泥三寸,墙东草三尺。可怜白鹿泉,蛙黾纷狼籍,湿萤如陨星,入户黏几席。病夫本嗜睡,况此风雨夕。永怀灢西寺,更忆山南驿。陈迹不可追,昏然堕吾帻。
孤来有野鸽,觜眼肖春鸠。饥肠欲得食,立我南屋头。我见如不见,夜去向何求。一日偶出群,盘空恣嬉游。谁借风铃响,朝夕声不休。饥色犹未改,翻翅如我仇。炳哉有露凤,天抑为尔俦。翕翼处其间,顾我独迟留。凤至吾道行,凤去吾道休。鸽乎何所为,勿污吾铛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