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婆娑几许年,众人迁後独稀迁。
即今便上青云上,已愧开炉白日仙。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和大理吴子伟寺丞久留滞绝句》是宋代晁说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之子婆娑几许年,
众人迁後独稀迁。
即今便上青云上,
已愧开炉白日仙。
诗意:
这位子婆娑已经多少年了,
众人都已经迁往别处,只有我独自滞留。
如今我终于登上了青云之上,
但我已经感到惭愧,因为我迟迟才成仙。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晁说之对自己修行之路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之子婆娑"指的是自己,"众人迁後独稀迁"表示其他人已经在修行中有所成就,而作者却一直滞留在原地。"即今便上青云上"表明作者终于在修行中有所突破,达到了仙境的境界。然而,作者在最后一句"已愧开炉白日仙"中表达了自己的惭愧之情,意味着他觉得自己成仙的时间太晚,与其他修行者相比有所不及。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修行之路的思考和自省。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和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差距的感受,诗词传达了一种对自身成就的反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思考和感慨使得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鸣,让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木人手里挥泥剑,石女头边带铁花。龙汉元年冬上巳,相逢一盏赵州茶。
山色斜依寺,江流曲抱村。时有山僧出,残阳独掩门。
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
要是此花清绝处,端如醉面读离骚。青蛟煖昼拿云上,白雪深春压架香。照眼妆新就,扶头酒半醒。妖姿随变化,薄命易飘零。娇困扶头怜半醒,淡浓宜面斗新妆。并肩罂粟多含怨。具体牡丹惟欠香。礬弟堕小白,梅兄怜老苍。仲氏似白眉,表表金玉相。鲜鲜金凤花,得时亦自媚。物生无贵
骨肉缠恩爱,友朋缀情义。於君若兼之,何生结此契。朅来东川游,咫尺桃李县。引车意甚决,牵衣事辄挽。我如空中意,随风出岩岫。又如波上舟,东西听水手。有心不能酬,富贵那可必。富贵吾不愿,此见未宜失。栽诗说相思,过雁或堪托。雁能见君子,嗟予雁不若。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