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树欣欣暖律回,谢家池沼冻纹开。
晴天独向高台望,春色先從上苑来。
且待郢人歌白雪,莫听羌笛怨残梅。
乞逢休沐便须去引满何曾诉玉杯。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次韵和钱少卿早春对景有怀诸学士》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草树欣欣暖律回,
花草树木生机勃勃,暖风轻拂,万物复苏;
律回指的是春天的气象变化,指出春天的回归。
谢家池沼冻纹开。
谢家的池塘中冻结的纹路开始融化。
这句描写了春天的到来,冬天的寒冷逐渐消退。
晴天独向高台望,
晴朗的天空,孤独地站在高台上远望。
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早晨,站在高处,享受宁静和美景。
春色先从上苑来。
春天的美景首先从上苑传来。
上苑是指皇家园林,暗示着皇帝的庄园已经春暖花开。
且待郢人歌白雪,
暂且等待郢人歌唱白雪的时候。
郢人指的是楚国的人,白雪指的是冬天的景色,这里意味着春天的美景还未完全展现。
莫听羌笛怨残梅。
不要倾听羌笛的怨曲,抱怨着残存的梅花。
羌笛是一种西北地区的乐器,残梅象征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的美景即将到来。
乞逢休沐便须去,
希望能遇到休沐(休息放假)的机会,就应该离开。
表达了诗人渴望迎接春天的心情,希望能早日享受春天的乐趣。
引满何曾诉玉杯。
满怀心事却无法倾诉给玉杯。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倾诉的苦闷。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切期待和向往。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意深远,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欢常以饮合,欢意则非外。今吾二三子,共此西轩会。主人吾儒秀,言与二雅配。酒行倡大论,文字略琐碎。上言砰人物,要当本诸内。下言讥为学,不以满自概。唐之众诗人,区别各异派。一经群子评,敛凿弃秕{左火右备}。予曰吾圣俞,名足通后代。答我文如韩,尚有六经在。况吾何所
朝谒千秋节,攀援万岁藤。山明松戴雪,涧涩石怀冰。清壮髯还戟,酸癯面亦棱。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
槐底婆娑生意尽,柳边摇落长年悲。殷东阳守徒嗟惜,桓大将军自涕洟。不知庾叟江潭赋,何似延陵季子诗。
赭袍黄屋俨临轩,独立班头领众仙。五色云乘金殿日,一声雷绕玉除天。浮荣何敢矜科第,实地惟知学圣贤。深重君恩无以报,疾风草劲雪松坚。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
观空得舍筏喻,示病无散花天。从渠幻起幻灭,我自燕处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