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曾攀郄桂枝,從军犹赋仲宣诗。
陈琳草檄应非久,贡禹弹冠素有期。
梁苑胜游思霰雪,浔阳旧隐废茅茨。
初筵樽斝不须恋,正好公车自薦时。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次韵和盛博士寄许州任从事之什》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射策曾攀郄桂枝,
從军犹赋仲宣诗。
陈琳草檄应非久,
贡禹弹冠素有期。
梁苑胜游思霰雪,
浔阳旧隐废茅茨。
初筵樽斝不须恋,
正好公车自薦时。
中文译文:
曾经攀援郄桂枝的射策,
从军后仍然吟诵仲宣的诗。
陈琳的征召信料想不久就会停止,
贡禹才华出众,早晚会有施展的时机。
梁国的园林胜景使人联想到飘雪,
浔阳的旧隐废庐更增添了幽静之感。
初次宴会上的酒杯不必过分留恋,
正是时候向朝廷推荐自己的才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作者杨亿在与盛博士通信时的所思所感。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过往经历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前途的期待。
首先,作者提到自己曾经攀援过郄桂枝,这是指作者曾经在射策(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试题类型)中有所成就,取得了一定的荣誉。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在从军之后仍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赋诗吟咏,以仲宣的诗为榜样。
接着,作者提到陈琳的征召信应该不会持续太久,暗示陈琳的地位可能不稳定,而作者则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他相信自己的才华终将得到施展的机会,如同贡禹(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有才华的人物)弹冠时的风采一样。
之后,作者以梁国的胜景和浔阳的旧隐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净的氛围。梁苑的飘雪景象使人联想到思绪如雪花纷飞,而浔阳的废庐则暗示作者遁世隐居的愿望。
最后,作者提到在初次的宴会上,他并不过分留恋酒杯,而是正好趁着自己才华斐然的时机,向朝廷推荐自己。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给人以清幽、静谧的感觉,与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安宁相呼应。
门掩雨余苔,时因看竹开。客闲棋响罢,犬吠履声来。云冷埋琴荐,花繁近酒杯。高情与幽思,只是觅诗材。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洁。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雨初歇。楼外孤鸿声涟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教人红销翠减,觉衣宽金缕,都为轻别。太情切。销魂处、画角黄昏时节。声呜咽。落尽庭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恨伊不似馀香
仙姿孤洁甚,不与众芳期。的皪临寒涧,凄清闯短篱。祗愁风作恶,最与雪相宜。野叟心偏爱,莓苔古怪枝。
佛祖仰望不及处,暗通一线几何深。冰严雪冷无人会,空泻断岸千万寻。
僻巷地无喧,闲人虑不烦。刺舟回北渚,岸帻倚东轩。乳鹊行苔径,驯獐触笋藩。作劳怜野老,唤取倒清樽。
镜奁蚕出千黑蚁,钗梁梅小双青豆。吴娘十四未知愁,罗衣已觉伤春瘦。闲寻女伴过西家,斗草归来日未斜。睡睫蒙蒙娇欲闭,隔帘微雨压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