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和盛博士寄赠李四寺丞因以述怀》

钱郎满腹貯精神,坐上诗成压倒人。
相识祇從抛竹马,留欢长是脍金鳞。
西园宴喜期清夜,曲水追随约暮春。
不到门牆欲旬浃,已应悬榻满埃尘。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次韵和盛博士寄赠李四寺丞因以述怀》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钱郎满腹贮精神,
坐上诗成压倒人。
相识只从抛竹马,
留欢长是脍金鳞。
西园宴喜期清夜,
曲水追随约暮春。
不到门墙欲旬浃,
已应悬榻满埃尘。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亿写给盛博士寄赠李四寺丞的回诗,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和珍视之情。诗中描述了诗人与盛博士的深厚友谊,从童年时期的抛竹马开始相识,一直到如今,他们的友谊像珍贵的金鳞一样持久。诗人期望能够在清夜中与盛博士在西园相聚,享受宴会的喜悦,一同欣赏春天的曲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诗人未能按时到达盛博士的门前,只能感叹时间的飞逝和生活的忙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杨亿对友情的真挚感受。诗人通过回忆与盛博士从童年时期的友谊,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用"脍金鳞"形容友谊的珍贵和持久,以及"留欢长"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诗中的西园、清夜和曲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环境,使读者感受到了友情的美好和情感的交流。最后两句"不到门墙欲旬浃,已应悬榻满埃尘"表达了诗人未能及时与盛博士相会的遗憾和忙碌的生活状态,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厚重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同时展示了他对于生活忙碌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 《怀李仲明》

    斜晖放船好,晚好得凉多。星斗窥深酌,鱼龙答浩歌。乾坤身半老,湖海意如何。夙昔纫兰约,迟君肯重过。

  • 《禅人写真求赞》

    握筇之像,对机之身。六根摄一处,三昧起诸尘。蚌肠孕於月明之夜,蛰户开於雷动之春。个般手段兮,分付善应之人。

  • 《句》

    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见《南唐近事》)粟多未必全为计,师老须防有伏兵。(《寄冯延鲁使闽》)遍寻云壑重题石,欲下山门更倚松。(《留别钟山》,见《吟窗杂录》)

  • 《永遇乐 抽文契》

    失笑王三,元当幼小,典了身体。直至如今,四十八上,方是寻归计。独担辛苦,为谁欢乐,决要捡抽文契。这工钱、不曾取过,从前并无绾系。锐然走出,没人拘管,欣许深要固蒂。水畔云边,风前月下,占得真嘉致。惺惺了了,玲珑清爽,复人烂银霞际。一团儿、红囗炎炎,就中妙

  • 《咏梅花》

    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 《无题》

    无风眼界白云悠,红雨心波漾尽头。纷簌簌然丛脞弃,脏兮兮地秽淫流。栋梁本色擎天柱,蝥贼原形钓欲?。铲却筌蹄窥远奥,拈花莞尔有何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