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气浮江不见游,拥炉吟雪思飘然。
风将急霰先鸣瓦,水剪寒花忽际天。
才涩敢陪梁苑客,兴来从泛剡溪船。
将军乘夜平淮蔡,翻笑元和十二年。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何子应大卿喜雪武昌作》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雪夜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祝贺之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云气浮江不见游,
拥炉吟雪思飘然。
风将急霰先鸣瓦,
水剪寒花忽际天。
才涩敢陪梁苑客,
兴来从泛剡溪船。
将军乘夜平淮蔡,
翻笑元和十二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雪夜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思乡和对友人喜庆的情感。诗人在雪夜中,看到江面上的云气飘浮,没有看到游船来往,他抱着火炉吟唱,思绪如同雪花一般漂浮。风吹过,先是冰雹敲击瓦片的声音,接着寒冷的水面上忽然飞舞起雪花。诗人自谦才艺尚未成熟,不敢与梁苑的文人客人相比,但当他兴致来临时,会乘坐小船在剡溪上漂泊。最后,诗人想到将军乘夜巡视平定淮蔡地区,不禁笑道,这已经是元和十二年了。
这首诗通过雪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祝贺。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涩拙表示谦逊,但在适当的时候,他也会追随自己的兴致,去享受自然和诗歌带来的愉悦。最后的将军的描写,则增添了一丝戏谑和诙谐的气氛。
整首诗以简练、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雪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的感知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祝福之情。诗意深邃,给人以意境开阔、情感真挚的感受,展现了王之道独特的艺术风格。
移家种竹杨湖上,半似湘川半辋川。诗好日尝题节下,酒酣时复卧根边。扫门延客还开径,煮笋供茶或试泉。我记别来今十载,出林添得几梢烟。
西斋新竹两三茎,也有风敲碎玉声。莫恨移来栏槛远,譬如元本此间生。
长柏高柟荫广庭,夜凉人静梦魂清。不知山月几时落,每到晓钟闻雨声。
赤白崔嵬晚照间,投闲时复一跻攀。时平守望皆无用,添得清秋数点山。
苍梧之南湘水头,烟波逐客增离忧。重瞳孤坟閟白日,双娥贞佩摇清秋。江空夜开鬼对泣,泣罢仍为鼓瑶瑟。瑟声渐杳江声长,丹枫坠影天霜白。临江被发招帝魂,拔剑欲断东流奔。东流无穷帝不返,呜呼薄俗无由敦。
易散浮云难再聚。遮莫相随百步。谁唤行人去。石湖烟浪渔樵侣。重别西楼肠断否。多少凄风苦雨。休梦江南路。路长梦短无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