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鸣鸠只好音,谁家孝妇有冤心。
古来禋祀关仍寂,今日兵饥忆华歆。
王制不堪乖用仂,春秋从此却书霖。
君诗好似灵湫水,清绝无人测浅深。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晦父喜雨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社会风气的思考,以及对清纯高洁之人的赞美和对诗歌表达力的追求。
诗中描绘了鸣鸠在何处只发出凄凉的声音,借此暗示了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悲凉氛围。然后,诗人提到了孝妇心中可能存在的冤屈,以此展现出对伦理道德的关注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接着,诗人以古代的祭祀仪式为例,表达了对传统礼制逐渐废弃的遗憾。他回忆起过去的辉煌时期,怀念着那个时代的盛景和人们的美好品德。
诗人接下来谈到了王制的衰败,以及春秋时期时人们对王制的反思和书写。这里,作者借古喻今,暗示了时代的变革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最后,诗人赞美了君子的诗才,将其比喻为一汪清澈幽深的湖水,表达了对诗歌表达力的追求和对才情的崇敬。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精炼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通过对不同主题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和对文学的追求。
游子名家后,天资更敏强。壮怀右自许,远业定难量。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怅然成阔别,音寄莫相忘。
去县十八里,传名千万年。三山空隔海,一柱独擎天。骖驭歌司马,烧丹扣葛仙。谁云尘俗骨,亦得嗣前贤。
莫问蒲萄出月支,不缘瓜枣访安期。轻红满地人慵扫,空翠霑衣雨足时。松荫晴泉听落涧,蝉嘶晚吹助裁诗。公乎此去归廊庙,无用山中怨鹤为。
吟边逡巡风雨催,秋空萧索声隐雷。老松相应发清响,疑伴吹箫仙子来。当年作楼远尘务,坊僧执筹工执锯。爱他栏槛看云山,不肯匆匆下楼去。
海上独随缘,归来二十年。久闲时得句,渐老不离禅。砌木欹临水,窗峰直倚天。犹期向云里,别扫石床眠。
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好逐秋风上天去,紫阳宫女要头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