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才识明,御史风望清。
命驾千里至,高谈一座惊。
旧故偶获道,离忧自兹平。
朅来湖上寺,共语堂西楹。
念昔一交臂,几年两摇旌。
契阔信靡定,邂逅欣偕行。
日薄聊顿辔,兴来再飞觥。
霜林陨丹叶,泉坻结新冰。
湖月金炯炯,竹风玉玲玲。
峰峦对三山,楼殿如九成。
南州足奇丽,此地尤兼并。
因君发题咏,足使增嘉声。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次韵蒋颖叔同游超化院》是宋代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贤良才识明,御史风望清。
这位朋友才德出众,见识敏锐,作为御史享有盛名。
命驾千里至,高谈一座惊。
他乘坐车马千里而来,高谈阔论,使人震撼不已。
旧故偶获道,离忧自兹平。
在这次相聚中,他偶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令他远离忧愁,内心得以平静。
朅来湖上寺,共语堂西楹。
我们一起来到湖边的寺庙,共同在堂前的楹柱下交谈。
念昔一交臂,几年两摇旌。
回忆起我们曾经一起奋斗的岁月,经历了几年的风云变幻,两人都曾荣获官职。
契阔信靡定,邂逅欣偕行。
我们的心意相通,信任和默契,决定了我们的结伴同行。
日薄聊顿辔,兴来再飞觥。
天色已晚,勉强停下车马,举杯共饮,再度畅叙兴致。
霜林陨丹叶,泉坻结新冰。
秋天的林中红叶如霜降落,泉水变冷结冰,预示着冬天的临近。
湖月金炯炯,竹风玉玲玲。
湖面上的月光明亮如金,竹林中的风声宛如玉簪轻鸣。
峰峦对三山,楼殿如九成。
山峦与远处的三座山峰相对峙,楼阁殿宇如同悬浮在九成宫殿。
南州足奇丽,此地尤兼并。
这个南方的城市非常美丽,这个地方尤为繁荣昌盛。
因君发题咏,足使增嘉声。
受到你的启发,我写下了这首诗歌,希望能够增添美好的声音。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颂和蒋颖叔一起游览超化院的情景。诗中展现了贤良才识的朋友,御史的声望和清高,以及他们的深厚友情和共同的欣赏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环境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思考。整首诗意典雅,意境清新,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对自然、友情的热爱。
风景好樵川,郭外三洲烟渚。过尽古今清逸,奈天公不与。地灵人意曾符同,留待烟霞侣。一棹轻舟开岸,弄滩声风雨。
穷檐小市百年州,浅濑平沙万古流。天运人谋镇如此,晚醺时上驿南楼。
独来独去何人识?厩马朝衣野客心。闲爱无风水边坐,杨花不动树阴阴。
我恨逢师较已迟,羡君早岁独先知。归时剩下遗书读,莫道□峰永别离。
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减书存眼力,省事养心王。君酒何时熟,相携入醉乡。
一蹴登从班,人胡谓公迟。建牙帅七闽,人胡为公疑,公今第一流,志操古与期。两州有遗爱,江西憺霜威。重来长道山,批敕兼琐闱。一片忧国心,辗转中夜思。正色抗危言,传诵满绅緌。造膝有启沃,削藁知者谁。此心与天通,此意上所知。所以名愈尊,万口同一词。进用恐不速,小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