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介甫怀舒州山水见示之什》

皖上相逢昔少留,登楼隐几听鸣鸠。
山峰行处今何在,溪水流乘此有不。
就食四方甘不系,为生一世信长浮。
共知局促京沙里,回首当时始觉羞。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次韵介甫怀舒州山水见示之什》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令。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皖上相逢昔少留,
登楼隐几听鸣鸠。
山峰行处今何在,
溪水流乘此有不。

就食四方甘不系,
为生一世信长浮。
共知局促京沙里,
回首当时始觉羞。

中文译文:
往昔在皖地我们相遇,年少时曾在楼上静静听着鸣鸠。
如今山峰的所在何处?溪水的流动是否仍然如此?

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吃着四方的美食也无法安心。
为了生活而付出一生,却发现信念多变薄弱。
我们共同明白,在繁忙的京城和沙漠之间,
回首往事,方才感到惭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思考。首先,诗人回忆起与朋友在皖地相逢的往事,那时他们年少轻狂,登上楼阁静听鸣鸠的声音,展现了青春岁月的美好与宁静。然而,现在的山峰和溪水已经发生了变化,作者不禁怀疑这些美景是否还存在,暗示着岁月流转、事物变迁的无常性。

其次,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和不满。他们不得不四处奔波以谋生计,尝尽四方美食却无法满足内心的追求。他们为了生活而度过一生,但却发现信念和追求的东西是多变而脆弱的,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诗人指出自己和他人都明白在繁忙的都市和荒凉的沙漠之间,人们的生活局促不安,追求的东西往往与内心真正的需求相背离。回首往事,诗人开始感到羞愧,意味着他对过去的无知和年少时的轻狂有所反思。

这首诗词通过对青春回忆、现实生活和内心追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生境遇的对比,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更高层次价值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折射出了社会背景下的普遍人生困境和追求。

  • 《题法院》

    胜景门闲对远山,竹深松老半含烟。皓月殿中三度磬,水晶宫里一僧禅。

  • 《子夜歌》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 《七律诗赠恩师梁储以表夺魁之志》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 《杂曲》

    殿内一处起金房。并胜余人白玉堂。珊瑚挂镜临网户。芙蓉作帐照雕梁。房栊宛转垂翠幕。佳丽逶迤隐珠箔。风前花管扬难留。舞处花钿低不落。阳台通梦太非真。洛浦凌波复不新。曲中唯闻张女调。定有同姓可怜人。但愿私情赐斜领。不愿傍人相比并。妾门逢春自可荣。君面未秋何意冷。

  • 《感二鸟》

    雄雌双好鸟,托栖空树中。有蛇出傍穴,喷毒气如虹。半夜此惊飞,瞥目随西东。有喙不能达,啼云复啸风。回翔隔岁月,老木高童童。眼生众禽噪,虽近未由通。昨朝烟雨晦,并翼向幽丛。鹰鸇尚横集,扬扬意无穷。

  • 《次韵王圜中二首》

    网得金鳞不忍烹,一瓯春菜眼偏明。逢君强赋湖阴曲,顾我方趋日照城。散坐酴醿留客醉,过庭鹎鵊为谁鸣。还朝密迩非轻别,知有蒲轮访姓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