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久雨言怀》

久雨涔{左雨右资}浃甸圻,层云晻暧压城低。
沈灰将恐蛙生灶,负土深防蚁漏堤。
避冷竹窗烘炭兽,祷晴琳馆抗旌霓。
知君方欲行千里,早晚残霞却照西。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次韵久雨言怀》是宋代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雨连绵浸透了甸圻,
层层云雾压低了城池。
沈淀的灰烬恐怕孕育了蛙声,
沉重的土壤深深防止蚁群逃漏堤。

躲避寒冷,竹窗上烘烤着炭火,
祈祷晴朗,琳馆中抵挡彩虹的旌旗。
我知晓你即将踏上千里之行,
早晚夕阳将再次照耀西方的霞光。

诗意和赏析:
《次韵久雨言怀》以描绘雨季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连绵雨水所带来的困扰和对晴朗天气的期盼之情。诗人通过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愁苦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雨水为线索,描绘了雨水连绵不断,笼罩着整个城市。层云晦暧,城池被压得低沉,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诗中的“沈灰将恐蛙生灶”表达了雨水所带来的不便和困扰,雨水过多可能导致蛙声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诗人通过对冷天气的描绘,展示了对温暖阳光的渴望。竹窗上烘烤炭火,寻求一丝温暖,同时在琳馆中祈祷晴朗,期待能够抵挡住彩虹的干扰。这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祈盼和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远行的告别之情,同时寄托了对朋友的祝福。诗人表示自己明白朋友即将离开远行,但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期待,希望朋友早晚能够看到美丽的夕阳照耀西方的景色。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表达了对晴朗天气和友情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运用寓情于景、抒怀于物的手法,使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回味之感。

  • 《野堂》

    姓名无复世人闻,静处何妨独策勋。久矣不堪东阁客,归哉无媿北山文。横林霜近有丹叶,平野雨余多断云。更喜鸬鹚来渐熟,一溪烟水与中分。

  • 《东林寄别修睦上人》

    行心乞得见秋风,双履难留去住踪。红叶正多离社客,白云无限向嵩峰。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重。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

  • 《杂兴》

    粟无人馈方差快,门有僧敲未绝幽。岂是耄荒深绝物,从来不惯惹闲愁。

  • 《折杨枝》

    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

  • 《生查子》

    一岁会盘洲,月月生查子。弟劝复兄酬,举案灯花喜。曲终人半酣,添酒留罗绮。车马不须喧,且听三更未。

  • 《入桐江》

    奔流千折下,峭壁两崖分。樵径冲江雨,渔舟宿岭云。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独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