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晴欲雨天溟蒙,林塘淡荡摇春风。
游丝落絮斗飞舞,野花芳草争青红。
南园北园桑柘绿,村前村后啼布谷。
蚕姑把叶祝丝多,田翁拜社祈年熟。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是宋代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晴欲雨天溟蒙,
林塘淡荡摇春风。
游丝落絮斗飞舞,
野花芳草争青红。
南园北园桑柘绿,
村前村后啼布谷。
蚕姑把叶祝丝多,
田翁拜社祈年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四时村居的乐趣为题材,描绘了农村生活中不同季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日常活动。
诗的开篇写到天空时晴时雨,天空模糊不清。这种天气状况给人一种迷茫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变幻无常。
接着诗人写到林塘,描绘了春风吹拂下林塘的波澜和荡漾的景象。这里的林塘可能是指村子周围的树林和池塘,春风摇动着枝叶和水面,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下一段描写了游丝和絮飞舞的景象,形容春天的到来。游丝和絮是柳树和杨树的细小花朵,它们随风飘舞,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
随后,诗人写到野花和芳草在争夺夺目的青绿和鲜红。这是春天大地回春的景象,野花和芳草竞相绽放,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南园和北园中桑树和柘树的绿意。南园和北园可以理解为村子的两个方向,桑树和柘树是农村常见的植物。它们的绿意象征着丰收和农业的繁荣。
然后,诗中提到了村前村后的布谷鸟的啼叫声。布谷鸟是一种常见的农田鸟类,它的鸣叫声常常出现在农田和村庄周围。布谷鸟的鸣叫声是农耕季节的标志,也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最后两句描述了蚕姑祝福桑叶茂盛和田翁祈求庄稼丰收的情景。蚕姑是养蚕的女性,她祝愿桑叶丰茂,以供蚕食,同时也暗示着丝织业的繁荣。田翁是农田的主人,他在社神前祈求丰收和平安。
整首诗以农村四时景象和农田生活为主题,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以及农人们对于丰收和幸福的期盼。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农田生活的细节,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乡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关系。读者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能够体味到农村生活的宁静和宜人。
后念起时前念灭,起灭之念何尝别。唤取机关木人问,从头弄尽元无说。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锦水细不见,蛮江清更鲜。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是日期乡僧宗一,会别钓鱼台下。?
白发催愁酒量悭,软尘盈袂饮尤难。小童正对茶铛立,堪伴先生入画看。
老来每惜岁峥嵘,几为巴歌判宿酲。白帝草生时入梦,锦官花重更关情。帘疏夜雨侵灯晕,枕冷秋风递角声。定许何时理归棹,酒狂犹解赋芜城。
日照花,七香车。歌舞平阳第,经过赵李家。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