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郎中弟见寄》

病着先地首丘地,林松已约野僧栽。
它年地下从诸老,何必人间咏八哀。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郎中弟见寄》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着先地首丘地,
心情沉重,身患重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下葬之地,

林松已约野僧栽。
早已与野僧商定,让他种植茂密的松树,

它年地下从诸老,
到了将来,当我下葬之后,会与许多先人相聚在地下,

何必人间咏八哀。
何必在人世间唱诵八哀(指悲伤的诗篇)。

诗意和赏析:
该诗描绘了作者身患重病时的心境和对死后归宿的思考。诗中的"病着先地首丘地"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思虑,他用地下的墓地来象征死亡与归宿。"林松已约野僧栽"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他希望自己下葬后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茂密的松树共同存在。最后两句"它年地下从诸老,何必人间咏八哀"表达了作者对死后与先人相聚的期望,暗示了在地下世界找到真正的归宿,而无需在人间承受悲伤和哀悼。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死亡和归宿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向往,又有对超越人世的寄托。通过对生死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以及对人生和死亡的深刻思索。整首诗意境深远,意境唯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死哲学的思考和追求。

  •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

    人家争住水东西,不是临溪即背溪。拶得一家无去处,跨溪结屋更清奇。

  • 《和赵守独游水西寺》

    吟月歌风酒力微,独寻幽壑叩禅扉。泊隄小艇迎人渡,入水闲云伴鹤飞。

  • 《再和》

    君诗音节中弦歌,报我英瑶百倍过。江村老人衣钵在,同参今有更人麽。

  • 《游浔州南山》

    南山特地森奇峰,嶙峋怪石盘虬龙。巨灵夜半擘山腹,幻出岩窦相玲珑。阴阳石罅滴琼液,拂拂洞户生天风。宸章炳焕神物护,断碑零落苍苔封。稚川飞升岁月久,丹灶灰冷留遗踪。晓猿夜鹤自惊怨,朝岚夕霭常溟蒙。我来依守困朱墨,欲寻胜概嗟无从。公馀乘兴一登览,万象献状来无穷。

  • 《春日出浣花溪》

    侧盖天长荡晓霏,暖风才满使君旗。水通江渚容鱼乐,草遍山梁报雉时。场雨灭尘盘马疾,楼云碍曲进觞迟。少陵宅畔吟声歇,柳碧梅青欲向谁。

  • 《谒金门》

    秋无恶。愁怯罗衾风弱。雨线垂垂晴又落。轻烟笼翠箔。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桂子莫教孤酒约。诗情浑落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