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

二载违枌社,全家客帝都。
浊醪充上顿,清俸付中厨。
亲老唯须养,皇恩讵敢孤。
逍遥处山泽,未忍学仙臞。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是宋代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载违枌社,全家客帝都。
浊醪充上顿,清俸付中厨。
亲老唯须养,皇恩讵敢孤。
逍遥处山泽,未忍学仙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离开农村,全家迁往都城追求官职的情景。在都城生活中,作者感受到了清贫和奉公的压力,同时也有亲人和皇恩的支持。尽管如此,作者仍然怀念山林的自由和宁静,并表示自己不愿意追求仙人般的超凡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描述全家迁往都城的景象,诗词传递了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作者通过对浊醪和清俸的对比,表达了官场的浮躁与清廉之间的矛盾。同时,诗中亲老的形象暗示了家庭的牵挂和责任。皇恩的提及则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然而,在这种生活环境下,作者仍然怀念山泽的逍遥自在。诗中的山泽象征自然之境,也代表了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境界。作者用"学仙臞"的表达方式,表明自己不愿追求超凡脱俗的修行,而更愿意过一种平凡而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在官场生活中的困惑和追求自由的内心世界。通过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诗词引发人们对于生活意义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 《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

    春光陆续委东流,看到湖边安石榴。更与苏堤鸥鹭约,办舟来赏牡丹秋。

  •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

    平生学道已神完,岂复儿童私自怜。醉坠何曾伤内守,色忧当为念先传。书空渐觉新诗健,把蟹行看乐事全。卖却老骢为酒直,大呼乡友作新年。

  • 《建安陈希周官海南为予致两拄杖其一促节竹其》

    雨渍岚侵藓晕重,石砮楛矢正相同;取从万里鲸波路,来伴三山鹤发翁。雪上有时留醉草,花前随处打残红。化龙径去吾何憾,且与人间作岁丰。

  • 《清湖春早二首》

    楼上春阴覆晓云,一河天净碧沄沄。雨宜不骤风宜细,閒倚阑干看水纹。

  • 《赠曾相士二首》

    抛了儒书读相书,却将冷眼看诸儒。曾生肯伴诚斋否?共个渔舟入五湖。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