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能辛苦叹人穷,况复经行觅句工。
平日相思在天末,今年远别遂湘中。
饥寒似我谁驱近,人物如公孰长雄。
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诸公。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次韵李子永见贻》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能辛苦叹人穷,
况复经行觅句工。
平日相思在天末,
今年远别遂湘中。
饥寒似我谁驱近,
人物如公孰长雄。
蕙帐山人久寂寞,
曾何台省欠诸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的苦闷和思念之情。诗人感叹人们的艰辛和贫困,更加深了自己作为行走江湖的诗人寻找诗句的辛劳。平日里的相思之情就像在天涯海角一般,而今年的远别又使他离开故土来到湘中。饥寒之苦使诗人感到自己是孤独无助的,不知道谁能走近他的内心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许多人物才能崭露头角,而诗人则显得黯然失色。他寂寞地长期在蕙帐山人的境地中,而曾经有过何等的荣耀和官职的台省却欠缺了他们的认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人们贫困苦难的叹息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作为一个行走江湖的诗人的辛劳和艰难。他平日里的相思之情被放置在天涯海角,与远方的湘中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诗人在饥寒中感到自己的孤独和困顿,对于能够驱散这种孤寂的人却感到迷惑和无奈。他意识到自己在人物中的平凡和黯然失色,对于曾经的荣耀和地位的缺失感到遗憾和痛心。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情感,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露畹移珍树,丹房一绀帏。绡轻无奈疊,霞碎却相依。素日香难敛,擎风力自微。他时零落恨,千片为谁飞。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西风曳曳片云閒,一夜寒泉卧北山。倚杖岩头秋独望,稀疏烟垅是人间。
凛凛古循吏,堂堂真巨公。死生忘度外,邪正烱胸中。忧世心诚切,筹边事已空。龟潭山下水,流庆与无穷。
英雄不遇不忧贫,狱吏从教唤不应。煮饭只烧沽酒鑵,读书权借守囚灯。堪嗟世事危如卵,无怪人情冷似冰。勿谓功名成倖致,志公终不是閒僧。
天风吹发冷飕飕,独向沙边上钓舟。愁绝平羌江上月,向人依旧半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