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心衰尽愧当年,刻意为文日几千。
老去读书聊度岁,春来多睡苦便毡。
梦归似雁长飞去,才短如蚕只自缠。
唯有闻诗尚思和,可能时寄最高篇。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柳子玉见赠》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壮心衰尽愧当年,
刻意为文日几千。
老去读书聊度岁,
春来多睡苦便毡。
梦归似雁长飞去,
才短如蚕只自缠。
唯有闻诗尚思和,
可能时寄最高篇。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辙对自己壮志衰尽的愧疚之情,他曾经刻苦学习、追求文学的理想,但如今年华已逝,壮志渐渐磨灭。老去之后,他只能以读书为消遣,度过日子,而春天来临时,他更多地沉溺于睡眠中。他感到自己的梦想就像雁一样飞走了,而自己的才华却像蚕一样只能自我缠绕。然而,唯有听到诗词的声音,他仍然思念着与他人共同创作诗篇的时光,可能会再次寄托他最高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苏辙的遗憾和思索。他回顾过去的年轻时光,感到自己的壮志已经消磨殆尽,对此深感愧疚。他曾经为了追求文学的理想刻苦学习,每天写作成千上万字,但现在年华已逝,他只能以读书度日。然而,即使是读书,他也在春天来临时陷入了懒散的睡眠中,这种消极的状态让他感到苦闷。他用雁和蚕作比喻,抒发了自己的梦想飞走、才华有限的心情。
然而,诗人对于诗词的执着和思念使他仍然保持着一线希望。他认为只有在诗词的创作中,他才能找到与他人共同创作的愉悦和满足感。这种可能性让他看到了重新寄托自己最高理想的希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对年少时梦想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它以诗人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呈现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恋。
关征市赋縻贤俊,谁爱此官为吏隐。将作晁丞于役时,婺女星临海边郡。黄绢辞高位尚卑,白华行洁身犹困。会待时来即并伸,也知道在终无闷。君不见路随含笑坐市中,屈身岂愧丹阳尹。又不见张生狂醉恋扬州,冬瓜堰下甘肥遁。此行况是奉皇华,收丈轻舠载一家。携瓶下岸买竹叶,挂席
西风卷痴云,欲压不堕地。化作碧孱颜,融结在空际。是名阳华岩,造物一何异。东山雨脚断,明月招我至。傍窥嵌窦深,密恐鬼神閟。细度穴寥风,旧无卑湿气。虚阁架其中,榜以浮岚美。下有潺湲溪,翻雪轰雷比。阁背两桥分,岩胁双龙起。石如缨络垂,整整翠緌委。又如鼙鼓形,挝击
无私天地情,物我岂殊形。此事关方寸,何人立户庭。一琴调舜曲,半壁写西铭。万虑境常适,谁能羡独醒。
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王母翳华芝,望尔昆仑侧。文螭从赤豹,万里方一息。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二图心悟非师传,子若通之可以仙。欲向丹房供洒扫,老人炉灶坏多年。
江山松柏深复深,清风一榻抵千金。人间热恼无处洗,借我一庵聊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