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毛君偶成》

年来衰病正相兼,薄宦奔驰尚未厌。
诗句空多浑漫与,俗缘已重不须添。
聱牙向物知难合,疏懒怜公独未嫌。
时听渊明咏归去,犹应为我故迟淹。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韵毛君偶成》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来衰病正相兼,
薄宦奔驰尚未厌。
诗句空多浑漫与,
俗缘已重不须添。
聱牙向物知难合,
疏懒怜公独未嫌。
时听渊明咏归去,
犹应为我故迟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苏辙的自嘲和对逆境生活的思考。他感叹自己多年来身体衰弱,同时官场上的境遇也不尽如人意。他觉得自己的诗句越来越空洞而缺乏真实感,而世俗的纷扰之缘却越来越多,没有必要再增加。他认为自己的文思难以与外界的事物相契合,自己的懒散和疏离并没有厌倦他的朋友们,但他对自己的境况却感到遗憾和迟滞。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和自省的态度,表达了苏辙的心境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衰病和官场的不如意,表达了他对逆境生活的无奈和苦涩之情。他认为自己的诗句已经失去了真实感,充满了空洞和虚浮。而世俗的纷扰之缘也让他感到厌倦和困扰。他意识到自己的文思已经远离了现实,难以与外界的事物相契合。尽管他的懒散和疏离并没有让他的朋友们厌倦,但他对自己的境况感到遗憾和迟滞。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辙的内心感受和对现实的思考,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逆境生活的无奈和对诗歌创作的疑惑。这首诗词也体现了苏辙对自身价值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展现出他对于真实与虚幻、内在与外在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深刻洞察。

  • 《赠苏炼师》

    两鬓苍然心浩然,松窗深处药炉前。携将道士通宵语,忘却花时尽日眠。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

  • 《以金沙酴醾送公寿》

    天遣酴醾玉作花,紫绵揉色染金沙。凭君著意樽前看,便与春工立等差。

  • 《夜坐忽闻村路报晓铁牌》

    何人叩铁警农耕,炊饭家家起五更。也似早朝风雪里,遥听宫漏下宫城。

  • 《和和之南斋画壁歌》

    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初疑巨灵勇擘华,不比将军能聚米。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又将余力作修竹,石上数茎风撼玉。叶斜枝亚寒声尽,节老根狞生意足。

  • 《寒食日出游》

    李花初发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转盛。走马城西惆怅归,不忍千株雪相映。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缣吟九咏。纷纷落尽泥与尘,不共新妆比端正。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关山远别固其理,寸步难见始知命。忆昔与君同贬官,夜渡洞庭看斗柄。

  •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

    雨催杖屦却瀀回,卷上疏帘眼顿开。十里湖光平似镜,柳梢梢外一船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