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忘身先要解忘名,分别须臾起不平。
请看早朝霜入履,何如卧听打衙声。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忘身先要解忘名,分别须臾起不平。
请看早朝霜入履,何如卧听打衙声。

中文译文:
忘记个人身份是首要的,
分别片刻之后会产生不平之情。
请看清晨霜降在鞋履上,
何不卧在床上聆听衙门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写给毛君山房的回诗。诗人表达了忘却身份的重要性,认为在追求内心平静和安宁的过程中,要将个人的名利地位置于次要的位置。诗中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比喻,通过对早晨霜降在鞋履上和床上聆听衙门声音的描绘,传达了对于宁静和平和生活的向往。

诗人苏辙主张超越物质名利的追逐,将心思放在更高尚、更深刻的境界上。他认为忘记个人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才是真正重要的。通过描绘早晨的景象和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诗人表达了对于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他倡导心灵的安宁与平和,将珍视内心体验置于个人成就之上。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这一主题,通过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这种渴望也是一种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是对于名利权势等外在因素的超越。这首诗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心的宁静,追求真正的快乐和意义。

  • 《婆罗门外》

    帐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银汉夜洗晴空。皓月堂轩高挂,秋入广寒宫。正金波不动,桂影玲珑。佳人未逢。怅此夕、与谁同。对酒当歌,追念霜满愁红。南楼何处,愁人在、横笛一声中。凝望眼、立尽西风。

  • 《闻李安下第因有所感》

    客携春榜至,开处倚柴荆。未看御题目,先寻君姓名。本期邻状首,敢叹滞文明。不会玄穹意,默然空怆情。

  • 《又和西捷》

    西州五帅议多攻,决策曾闻利不穷。今日一乘能心取,异时重译要皆通。明光喜霁甲兵雨,沙碛恩摇草木风。自顾腐儒何所补,骑猪难在虎狼中。

  • 《雪中问梅》

    雪拥前村路,梅花次第芳。月边谁索笑,溪断忽吹香。老眼经年别,醒魂异昔狂。何时真载酒,翠羽伴飞觞。

  • 《又再作》

    多情杨畔儿,芙蓉生绕床。旧屋君未归,蒲池已凄凉。

  • 《春日杂赋》

    江湖放浪水云人,药物枝梧梦幻身。移竹南窗初试笋,扫花北陌旋成尘。穷忙自笑常终日,老健犹能不负春。未遂初心惟一事,乞薪赊米恼吾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