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火西驰烧邓林,此花孤绝更清深。
犀纹隐隐通肌骨,羽葆层层间彩金。
残蕊尚堪然古鼎,生香长得汎秋砧。
形容尽入寺人笔,不为唐贤吹陆沉。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次韵木犀》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老火西驰烧邓林,
此花孤绝更清深。
犀纹隐隐通肌骨,
羽葆层层间彩金。
残蕊尚堪然古鼎,
生香长得汎秋砧。
形容尽入寺人笔,
不为唐贤吹陆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名为木犀的花朵,以及它散发出的独特香气。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种花朵的赞美和敬意,并将其与古代鼎器相比拟,彰显了其珍贵和古老的价值。诗中融入了寺人笔墨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木犀花的美丽和卓越,使其超越了唐代的名士风范。
赏析:
这首诗以雅致的笔触描绘了木犀花的风貌和特点。首句“老火西驰烧邓林”,通过“老火”一词,揭示了木犀花的香气弥漫的情景。接着,“此花孤绝更清深”,表达了木犀花的孤高和清雅之美。下文中的“犀纹隐隐通肌骨”,形容了花瓣上隐约可见的犀牛纹理,显示了其独特的纹路和肌理之美。而“羽葆层层间彩金”,则形容了花朵的层次感和色彩的丰富多样。
诗中的“残蕊尚堪然古鼎”,将木犀花的花蕊比喻为古代的鼎器,突出了其古老和珍贵的价值。而“生香长得汎秋砧”,则表达了木犀花散发出的香气,如同秋天的砧板声一般扑鼻而来,使人陶醉其中。
最后两句“形容尽入寺人笔,不为唐贤吹陆沉”,则表达了诗人对木犀花之美的赞叹。诗人认为,寺庙中的文人墨客用笔描绘木犀花的美丽时,已将其形容得十分完美,超越了唐代的名士陆机的赞颂。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隽永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木犀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诗人展示了木犀花的独特之美,以及其在文人笔墨中的卓越地位。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