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

去思无德政,岂有吏民碑。
家乏千头橘,官羞七尺蓍。
樵蹊谈野史,茗榻和僧诗。
是事山中好,归来始得知。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思无德政,岂有吏民碑。
家乏千头橘,官羞七尺蓍。
樵蹊谈野史,茗榻和僧诗。
是事山中好,归来始得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和社会道德沦丧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认为,远离纷扰的山中生活才是真正值得向往的,与山中的自然环境相比,官场的德政已经几乎不存在了。他通过对家境贫困和官场虚伪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的深思和对自然的向往。首句"去思无德政,岂有吏民碑"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和社会道德沦丧的失望。诗人认为,现实社会中已经很难寻找到真正有德行的政府官员和民众,他们值得被铭记和赞扬的事迹几乎不存在了。

接着,诗人以家境贫寒的比喻"家乏千头橘,官羞七尺蓍",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贫困和社会地位的低下。橘和蓍都是古代象征地位和财富的植物,而诗人的家中却只有千头橘,官员们看到这样的情况都会感到惭愧。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中的生活,与樵夫谈论野史,与僧人共享茗茶,表达了对山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在山中,诗人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享受自然的美好,与真正有思想和情趣的人交流,写诗作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是宋代文人士人普遍的情感表达,也是方回作品的主要特点之一。

  • 《乐天梦得有岁夜诗聊以奉和》

    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凄凉数流辈,欢喜见孙儿。暗减一身力,潜添满鬓丝。莫愁花笑老,花自几多时。

  • 《阻风呈赵史君三绝》

    倚风晴缆着烟莎,一抹斜阳白鸟过。脱手簿书无半点,细翻黄卷课龟罗。

  • 《蔷薇》

    万卉春风度,繁花夏景长。馆娃人尽醉,西子始新妆。

  •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前日宫醪赐玉尊,今朝持果小黄门。乾桃熏李非时物,置案盈盘不次恩。投以赤心思武帝,握同玄璧咏刘琨。尝闻食奠陈王业,知是豳公几世孙。

  • 《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 《清处为书记曾鲁卿作》

    小竹聊须长,闲花懒复栽。泉声洗歌吹,云气障尘埃。籁静初香袅,琴横月上来。有时闻警露,梦觉自蓬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