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暗室鬼揶揄,曾入鱼凫伴蠹书。
分背雁音清汉远,动帘风竹故人疏。
小桃烟老三年树,白马原空百两车。
消去泪流冰筹若,待凭浊酒一樽余。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苏必强见寄》是宋代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不积暗室鬼揶揄,
曾入鱼凫伴蠹书。
分背雁音清汉远,
动帘风竹故人疏。
小桃烟老三年树,
白马原空百两车。
消去泪流冰筹若,
待凭浊酒一樽余。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积蓄秘密的小屋里,鬼魅戏谑;
曾经进入鱼和凫鸟陪伴的虫蛀书籍。
分离后背上的雁声清脆,而汉水遥远,
动摇的帘子间飘来竹叶的声音,故人疏远。
小桃树上飘荡着三年的烟雾,
白马原野空无一辆百两的车。
消去泪水的流淌,冰筹般冷静,
等待着倚靠浑浊的酒一樽余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孤寂和失落的情绪。诗人通过暗示自己不愿意沉溺于私人的小天地,暗室中鬼魅戏弄的意象,表达了对于过去曾经在书籍中寻得安慰与陪伴的怀念。然而,现实的分别使得诗人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的疏离和陌生。
诗中的小桃树、白马和泪水等形象,通过表现时间的流逝、物事的变迁以及情感的淡漠,呈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小桃树在烟雾中老去,白马原野上空无一辆车,这些形象都传达出时光流转的无情和人世虚幻的感觉。而消去泪水的冰筹,则暗示诗人对于过去的伤痛已经冷静下来,但同时也带有一丝对于过去情感的惋惜和遗憾。
最后两句“待凭浊酒一樽余”,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寄托。浊酒象征着尘世间的浮华和烦恼,而一樽余则暗示着对于一些安慰和慰藉的期待。诗人希望通过一杯酒,能够找到内心的坦荡和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世间的疏离和对于过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于未来的希冀。这首诗词通过凝练的意象和抒发真挚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展示了李新独特的诗人才华。
画屏展尽一山川。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躲。悟来便做**麽。一任人猜心破。认正个中些个。有分携云朵。
青山北去连天会,绿水东流到八闽。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凤池荣簉。年年桂觞介寿。正江梅、犯寒时候。料想舞僮歌女,翠鬟依旧。富贵人间罕有。任鼎沸笙箫对樽□。稳步堤沙,高攀禁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