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有遗韵,小饮不尽觞。
坐待竹间月,奈此云影长。
起行林下路,散策踰平岗。
破眼一枝春,著意千叶黄。
暄寒会有分,蜂蝶来无央。
鸟语带余寒,竹风回妙香。
缅想两公子,作恶变清凉。
谁怜尘沙底,疲马踏朝阳。
斯人班马後,如圭复如璋。
相逢了无得,佳处每难忘。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次韵苏公竹间亭小饮》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从古时以来就有留存的韵律,小小的饮酒不断杯中。坐在竹林之间等待月亮,但云彩的阴影却变得漫长。起身行走在林下小路,漫步越过平坡。一枝春花娇艳绽放,千片黄叶引人注目。温暖和寒冷各有分寸,蜜蜂和蝴蝶纷纷而至,数不尽。鸟儿的啁啾带着余寒,竹风吹拂出美妙的香气。回想起两位公子,他们的行为转化了清凉的意境。谁会怜惜尘沙底下的人,疲惫的马踏着朝阳。这个人如同班玉和璋玉,遥相呼应。相逢之后无法得到,美妙的地方总是难以忘怀。
诗意与赏析:
《次韵苏公竹间亭小饮》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在竹林中小饮的一段闲适时光。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示了春花和秋叶的美丽变化,同时也隐含了岁月的流转与人生的变幻。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谊的思念。他回忆起曾与两位公子相逢的时刻,感叹彼此的离别,但又将他们比作珍贵的玉石,使得离别之后的思念更加深刻。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之间的对比展示了岁月的变迁和情感的流转,既有离别之苦,又有美好回忆的怀念,给人一种深思和回味的情感体验。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了陈师道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诗意的把握。通过对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的交织,诗词传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珍贵友谊的思索和珍视,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流转和情感变化的深思。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日净岚光上,山藏野意添。海潮来隐几,越岫巧当帘。绝俗宜招隐,论诗未属厌。居虽朝市近,事事见安恬。
泮水题名记,灵光独此翁。褎衣雋曼倩,折角郭林宗。湖海襟期别,风涛患难同。斯人宁复得,些罢涕无从。
火云影裡一叶落,玉鉴光中便见秋。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无变易,有来由。塞鸿何处,白鹭沧洲。数声渔笛烟村晚,狼籍断霞闲钓舟。
如椽老笔健文章,枉对槐间雁鹜行。只共低头了官事,忽惊举手劝离觞。百年可落尘埃梦,一瓣曾薰知见香。珍重平生安东法,穷通何地不徜徉。
大雪满长安,春来特地寒。新年头佛法,一点不相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