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细风斜欲暝时,淩波一叶去安归。
遥知夜宿蛟人室,浪卷波分不著衣。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四西塞风雨》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雨细风斜欲暝时,
淩波一叶去安归。
遥知夜宿蛟人室,
浪卷波分不著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塞风雨的景象。雨细风斜,天色将暝,一片孤叶在波浪中漂去,寻找它的归宿。远方的蛟人居住的地方被作者所知,而浪涛翻卷,波浪分不清楚他是否穿着衣服。
赏析:
苏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西塞风雨的情景,通过描写雨细风斜的时刻,表现了景物的朦胧之感。淩波一叶的形象象征着人在世间的漂泊与无依,也传递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绪和对未来归宿的渴望。诗中的蛟人室是指远方的居所,那里居住着遥远而神秘的人物。浪卷波分不著衣则展现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了解有限,对蛟人的生活状态只能凭感觉而知。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离人羁旅的画卷,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归宿的渴望。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意境深远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它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整首诗在简短的篇幅内展示了苏辙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老将摇征旆,提兵出汉家。几年闲豹略,万里渡龙沙。驿路村村雨,边城处处花。幕南无战马,终日醉闻笳。
曲士多在今,节士多从古。此君岂易得,仅可一二数。
羸骖出东郭,静与幽意期。寻梅冷入眼,野路信所之。寒萼靳未吐,我自爱横枝。雪花忽排空,成此一段奇。岁晚故人阔,天寒鸿雁稀。南国少霜霰,北山多蕨薇。坐看节物改,莫遣心事违。角巾风猎猎,日暮独吟归。
草封支径路欲断,雨洗野花山更寒。西岭东冈烟漠漠,南溪北涧水潺潺。
半百已华颠,如今更皓然。自知为士子,人讶学神仙。风月难忘酒,云山不著钱。行年六十六,明月又添年。
五峰如五城,草树皆秀发。人间白玉京,此土黄金刹。长松菜步武,目改心已雪。税鞅罢言归,前山写薇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