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千里绝纤埃,银色浑疑王母台。
宴席此时惊酒薄,晓枝无处认梅开。
骋辞梁苑客方至,乘兴越溪人自来。
从古六花长一色,化工应不费培栽。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次韵通判都官和诸公雪中席上之作》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龙沙千里绝纤埃,
银色浑疑王母台。
宴席此时惊酒薄,
晓枝无处认梅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中宴席的情景。雪花纷飞,遥远的龙沙一片洁净,仿佛与王母娘娘所在的王母台一般,充满了银色的光辉。然而,宴席上的气氛却有些凝重,宾客们惊讶地发现酒变得稀薄,似乎不够浓郁。清晨的枝头上没有盛开的梅花,宛如找不到梅花开放的地方。
这首诗词通过对雪中宴席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失望和无奈的情绪。冬日的寒冷和雪花的纷飞,虽然给人带来了美丽的景象,但宴会的氛围却有些冷淡,酒水的淡薄和缺乏浓烈的气氛让人惋惜。晨曦中没有梅花的开放,也让人感到茫然和迷失。
整首诗以雪为景,描绘了一幅寒冷而静谧的画面,以此抒发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之情。诗中还融入了对于自然和人情的感慨,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于雪中宴席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