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王龟龄谒大禹祠酌菲饮泉》

不到稽山已十年,梦中物色故依然。
忆寻绝境经幽寺,曾向东风酌妙泉。
书穴雨馀云扑地,鉴湖春昼水连天。
别来乔木高多少,想见娇莺自在迁。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王龟龄谒大禹祠酌菲饮泉》是宋代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到稽山已十年,
梦中物色故依然。
忆寻绝境经幽寺,
曾向东风酌妙泉。
书穴雨馀云扑地,
鉴湖春昼水连天。
别来乔木高多少,
想见娇莺自在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十年来未曾到过的稽山,但在梦中却仍然对那里的景物进行了清晰的回忆。他怀念着曾经探索过幽静寺庙的绝境,还曾经在东风吹拂下品味过美妙的泉水。雨后,书房的洞穴里残留着雨水,云朵仿佛贴地而降。春天的湖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水面与天空相连。许多年过去了,高耸的乔木已经发生了多少变化,但诗人仍然期待看到那些娇莺自由自在地迁徙。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的期盼。诗人以稽山作为诗的背景,通过梦境中的物色,展示了十年来对这个地方的思念和留恋之情。他记得自己曾经探索过幽静的寺庙和品味过美妙的泉水,这些经历在他的心中依然清晰。而诗中描绘的雨后的洞穴和湖水,以及乔木和娇莺的变化,都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呈现出一种寂静而悠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之中,引发人们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

  • 《适斋先生续乐天达哉行因继其后诗虽不工聊抒》

    乐天吾所敬,挂冠方一年。家事能几何,处置有后先。始卖南坊园,次卖东郭田。末乃货其庐,缗钱可三千。不为子孙计,冀可了目前。呜呼古之人,未易相比肩。颜子附郭外,不闻鬻其阡。渊明松菊迳,仲蔚蓬莱间。阙一尚不可,而况尽弃捐。先生果何心,达者未必然。适斋坚主人,归卧

  • 《点绛唇》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 《拟唐宫行词乐(四首)》

    绛阙楼台拥,琪园竹树齐。飘裳鸲鹆舞,激管鹧鸪啼。自会春长在,那知日易西。依稀化人国,解使穆王迷。

  •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帝有承命,稟于亲慈。后德克承,拜而受之。人伦既正,王化是基。亿载万年,永祚坤载。

  • 《墨梅》

    可是伤春故癯瘦,未应无意作娉婷。不须更向岭头觅,只此松煤画典型。

  • 《送仲至学士使北》

    圣策招怀万里戎,累年南向不弯弓。休论边使千金费,绝胜争城百战功。古驿玻璃晨暖酒,隆山狐貉暮排风。归途剩记殊方事,付与麟台逸史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