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王荐推官见寄》

可怜衰病孰为媒,私喜邻邦得俊才。
玉案愧无酬锦绣,木瓜却用报琼瑰。
风流似欲传诸谢,格律犹应学老梅。
始信山川出才士,扁舟新自宛溪来。
〈荐,宣人也。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韵王荐推官见寄》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可怜衰病孰为媒,
私喜邻邦得俊才。
玉案愧无酬锦绣,
木瓜却用报琼瑰。
风流似欲传诸谢,
格律犹应学老梅。
始信山川出才士,
扁舟新自宛溪来。

译文:
可怜的衰病能成为什么媒介,
私下里高兴邻邦得到了杰出的人才。
玉案惭愧没有回报锦绣之恩,
木瓜却用来回报琼瑰之情。
风流之气似乎要传递给众人,
格律仍然应该学习老梅花的风范。
始终相信山川培养了英才,
扁舟新近从宛溪而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王荐推官的回信。诗中表达了对王荐推官在寻找人才方面的成就的欣赏和称赞,以及自己对其的私下喜悦之情。

诗中第一句“可怜衰病孰为媒”,表达了作者对王荐推官能够通过困苦和疾病这样的逆境来寻找人才的敬佩之情。作者认为,王荐推官能够在逆境中发现和选拔杰出的人才,这是非常可贵的。

接着,诗中提到了玉案和木瓜,这是一种比喻。玉案代表高贵典雅的文职,木瓜则代表朴素平凡的农村。作者认为,玉案无法回报给王荐推官的锦绣之恩,而木瓜却用来回报王荐推官的琼瑰之情。这种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王荐推官的深深感激之情,以及对王荐推官能够心怀平凡、报答恩情的品质的赞赏。

接下来的两句“风流似欲传诸谢,格律犹应学老梅”,表达了作者对王荐推官的风格和才华的赞美。作者认为,王荐推官的卓越风流之气应该传递给更多的人,而他的格律应该学习老梅花那种坚韧不拔、久经风雨的品质。

最后两句“始信山川出才士,扁舟新自宛溪来”,表达了作者对山川培养英才的信任和对王荐推官扁舟自宛溪而来的喜悦之情。宛溪是王荐推官的所在地,作者认为从宛溪而来的王荐推官是一位有才华的人,并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和欢迎之意。

整首诗以写实和赞美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王荐推官的敬佩、感激和期待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山川培养英才的信任和对优秀人才的推崇。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夸张手法,通过对玉案和木瓜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对王荐推官的感激和赞赏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词蕴含着对人才的珍视与追求,以及对品德和才华并重的价值观的肯定。

  • 《赠争相士三首》

    人生有子万事足,不问官称有与无。老子希文何事好,踏渠脚步得尧夫。

  • 《乌夜啼》

    潇湘雨打船篷。别离中。愁见拍天沧水、搅天风。留不住。终须去。莫匆匆。后夜一尊何处、与谁同。

  • 《渔父歌三首》

    水接衡门十里馀,信船归去卧看书。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棹警鸥飞水溅袍,影侵潭面柳垂绦。终日醉,绝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涛。

  • 《饮袁提学林亭》

    古淡林萦沼,清辉日漏云。百梅先世植,一鹤旧侯分。天引吟怀远,春供饮意醺。徐卿二雏者,已解听论文。

  • 《寄婺州欧卿德孺》

    醉翁遗迹遍江湖,何事东游不到吴。遂使山川有遗恨,却看孙子步清涂。沈郎带减传千古,婺女星高近六符。簪笔便当归从上,盖蓝鞍锦照天衢。

  • 《小径登东山缭行自西北至溪上》

    行穿荦确度谽谺,小立风中客袖斜。衰草双双点飞蝶,长空一一送栖鸦。荻洲薄暮收鱼网,茆舍初寒响纬车。谁道老人多感慨,未妨尊酒乐年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