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甃涵云液,铜瓶响玉除。
汲花攒点罢,洒雾唤班初。
龙饼煎无数,螭研滴有余。
从官方醉饱,一酌解清虚。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王钦臣秘监集英殿井》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碧甃涵云液,
铜瓶响玉除。
汲花攒点罢,
洒雾唤班初。
龙饼煎无数,
螭研滴有余。
从官方醉饱,
一酌解清虚。
中文译文:
碧石池中蓄满了云雾之水,
用铜瓶轻轻敲击除去玉尘。
舀取花朵泛起的露水停止,
洒下雾气唤醒了早班人。
煎烤了许多龙饼,
研磨了足够的螭虫液。
高官们从官府饱餐,
一杯酒解除内心的虚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秘密聚会的场景,以及其中的饮食与品味。诗中以景物描绘和事物活动来刻画宴会的氛围和细节,展示了作者对美食和美酒的欣赏。
首先,碧石池中的云雾水被形容得非常美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铜瓶轻轻敲击,象征着品味的高雅和精致。然后,描述了舀取花朵上的露水,以及洒下的雾气,似乎是为了唤醒正在准备工作的宫廷人员。
接着,诗中提到煎烤了许多龙饼,螭虫液也研磨得足够。这些都是在形容宴会上的美食,显示了宴会的热闹和丰盛。最后,高官们从官府饱餐之后,喝下一杯酒,解除了内心的虚幻和疲惫。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具象的描写,展示了宴会的场景和氛围,以及其中的细节。通过描绘美食和美酒,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欢愉和享受的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疲劳和压力的解脱和放松的心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示了欢乐和享受,又蕴含了一丝释放和宣泄的意味。
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割香涂共一空。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
芥毛金爪勇难干,肯作霜花对乍寒。若说乘轩有痴鹤,司晨如此合峨冠。翔仞当年览德辉,传芳花品未思归。晚来雾鬓凭轩处,直恐金翘相对飞。泽兰萱草比多言,谓汝分阴久夺鲜。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兰芷流来水亦香。满汀鸥鹭动斜阳。声欸乃,间鸣榔。侬家只合岸西旁。
常时一夜北新桥,问讯兹来故不遥。岂虑坚冰忽成合,更当冷日未能消。志存纡直无渠怒,行有艰难自我招。赖是晴山有佳色,不然何以慰无聊。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单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