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遭客禁往还稀,风雨萧条只自知。
春色有情犹入眼,客愁无赖巧侵眉。
山僧寄语收茶日,野老留人供社时。
久住不须嫌寂寞,此间偏与拙相宜。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王适春雨》是苏辙(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遭客禁往还稀,
风雨萧条只自知。
春色有情犹入眼,
客愁无赖巧侵眉。
山僧寄语收茶日,
野老留人供社时。
久住不须嫌寂寞,
此间偏与拙相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辙被客人限制不能经常外出,使得他感到孤独和寂寞。他自己感受到了风雨的凄凉,只有自己知道内心的苦闷。尽管外面的春天美景仍然进入他的眼帘,但客人的愁苦却不请自来,使他的眉头愈发沉重。然而,山中的僧人给他寄来了一些茶叶,野老也留下他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长时间居住在这里并不需要嫌弃孤寂,因为这个地方特别适合他这样的隐士。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被客人限制而不能自由往来的状态,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苏辙善于以个人感受来揭示人生的真实感受,他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以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内心感受相对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外界的春天美景依然存在,但作者却无法真正享受其中,因为客人的限制给他带来了愁苦。然而,诗中出现的山僧和野老给了他一些慰藉,使他觉得这个地方对他来说是合适的。整首诗以寥寥数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展示了苏辙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大化元无揀择,墨光随手高低。但得岁寒风度,自然处处皆宜。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葱茏,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长条依旧。不似章台柳。见客入来和笑走。腻脸羞红欲透。桃花流水茫茫。归来愁杀刘郎。尽做风情减尽,也应未怕颠狂。
较量人世无穷乐,罗列平生未见书。聊奉投壶祭征虏,休言系剑马相如。画楼晚去闻寒角,缥帙看来落蠹鱼。日获诲言皆旧学,不惭贫贱带经锄。
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