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投空雀啄篱,上楼筋力强扶持。
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
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
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霜叶投空雀啄篱,
上楼筋力强扶持。
对花把酒未甘老,
膏面染须聊自欺。
无事亦知君好饮,
多才终恐世相縻。
请看平日衔杯口,
会有金椎为控颐。
中文译文:
秋天的落叶像雀鸟一样飞舞在空中,啄食着篱笆上的谷粒。
攀登楼阁时,我的筋力强健,能够支撑自己前进。
对着盛开的花朵,我端起酒杯,不愿意轻易地变老,尽管我已经染上了颇多的白发,这或许只是我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
即使没有事情可做,我也知道你喜欢喝酒,
你的才华卓越,但我担心你会被世俗所束缚。
请你看着我平日里举杯饮酒的模样,
我会用金椎来控制我的颐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王廷老和张十七的回诗。诗人以自己与王廷老和张十七的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饮酒和快乐的追求,以及对年老和社会束缚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秋天的景象,用落叶和雀鸟来描绘季节变迁的寂寞之感。接着,诗人自称筋力强健,暗示自己的坚韧和勇气,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喝酒的态度。他说自己对于饮酒并不甘心变老,因为他还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他用自己染白的胡须来形容自己已经老去,但这可能只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心理安慰。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王廷老喜欢喝酒的事情,暗示了他对王廷老的了解和关心。然而,他同时担心多才多艺的王廷老会被社会的束缚所限制,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最后两句,诗人请王廷老回顾他们平日一起饮酒的情景,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并用金椎来比喻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表现了对自我约束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饮酒和快乐的追求,同时也思考了年老和社会束缚对人的影响。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来反思人生,展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友情的珍视。
古人喜经纶,万事惭强聒。时来上青冥,俯仰但一节。危言回丘山,声利尽毫末。由来治乱体,宿昔心已达。肯随俗好恶,议论轻自决。遗风何寥寥,梦寐待豪杰。天书下东南,趣召赴严阙。长材晦朝伦,高行隐家闼。新除酬问望,宿蕴行施设。念吾非忘形,此理未易说。
对修篁万个,更疏雨、洗琅玕。望燕外晴丝,鸥边水叶,胡蝶成团。榴红劝人把酒,泛菖蒲、对客不成欢。金缕新番彩索,始知今岁衣宽。年年。此日青楼,花缺处、倚阑干。记小扇清歌,蛮笺妙墨,不觉更残。可怜旧游似梦,向人人、未减一枝兰。纵有千金莫惜,大家沈醉花间。
仗节传呼出紫宸,燕南蓟北望车尘。身为五郡循良守,家是三朝宿卫臣。对榻梦魂思共得,据鞍吟啸喜相亲。驿亭处处逢花发,疑是春光解送人。
春花秋月,古往今来暂时间。贵贱贤愚,曾经换几番。死生似蚁任循环。咫尺仙乡人不到,出尘径路,如隔万山。省悟归,真正恬然养素,自乐清闲。世事俱无染,一身清净,无为心定观。耀璧辉金向外看。迸万斛明珠,推出二关。太极宫中,凝结内丹。纯风馥奕透琅?。万*周流归一体,
鹄袍待对满京华,刚许癯儒作探花。性淡不知花可探,班头独立紫宸衙。
快马如龙度埒尘,射麞放饮藉汀蘋。鼻头出火风生耳,宁愿扬州作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