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王廷老寄子瞻》

歌吹新成百尺台,青山临水巧崔嵬。
佳人解作回文语,狂客能鸣掺鼓雷。
撷菊传杯醒复醉,采菱荡浆去仍回。
新年闻欲相従饮,春酒还须剩作醅。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韵王廷老寄子瞻》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歌吹新成百尺台,
青山临水巧崔嵬。
佳人解作回文语,
狂客能鸣掺鼓雷。
撷菊传杯醒复醉,
采菱荡浆去仍回。
新年闻欲相従饮,
春酒还须剩作醅。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美景、描述人物和描绘季节气氛为主题,通过描写新年的欢庆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快乐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宋代流行的七言绝句形式,字数工整,韵律优美。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分析:

第一句描绘了百尺台,这是一座高台,歌声和音乐从台上传来,象征着欢庆和喜悦的氛围。

第二句描绘了高山临水,形成了秀丽的景色。巧崔嵬表示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的样子,给人以壮观的感觉。

第三句提到佳人,她能够用回文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言辞,这显示了她的才智和机智。

第四句提到狂客,他能够用掺杂鼓雷的方式来鸣奏,这表达了他的狂放不羁和豪迈的性格。

第五句描绘了采菊和传杯的场景,意味着人们在欢庆中采摘菊花,互相传递酒杯,相互祝福。醒复醉表示人们在欢庆中既清醒又陶醉。

第六句描述了采菱和荡浆的场景,人们在快乐中采摘菱莲,划船荡浆,畅快地往返。去仍回表示人们离去后又回到原地。

最后两句表达了新年的氛围,朋友们都聚在一起共同欢庆,需要相互陪伴。春酒还须剩作醅表示应该留下剩余的春酒,继续享受春天的快乐。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欢庆的景象和人物的活动,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和欢乐的向往,表达了对新年和春天的喜爱,并将这种快乐氛围传递给读者。

  • 《梦断》

    梦断灯残闻雁声,揽衣起坐待天明。街头浊酒不堪醉,窗外疏梅空复情。人欲见挤真砭石,身宁轻用作投琼。南湖可引春畴美,只合躬耕毕此生。

  • 《驿壁偶题》

    去去投山驿,悠悠解橐装。斜阳穿破厩,落叶满空廊。舞简村巫醉,涂朱野女妆。近行吾亦倦,假寝据胡床。

  • 《和良老寄别韵》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

  • 《用黄子益韵二首》

    青衫日日困尘沙,安用浮名与世夸。已过半生真似梦,未荒三径且还家。恨无沈水纡香穗,喜有寒泉瀹茗花。袖却西归遮日手,园林幽处看桑麻。

  • 《郸州道中早行》

    疏帘不下纵荷香,梦破纱厨月满廊。笑尽一杯鞭马走,恍疑山色是家乡。

  • 《诗送读易堂张碧窗之扬》

    占得资身话柄高,六鳌岛上足逍遥。南风又送飞霞佩,北道相期明月桥。要坐虎皮专说易,肯携凤侣共吹箫。此行直上青霄去,不比闲缠鹤背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