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魏君宝光黄云观古风》

重湖镜展心生凉,五老壁立背负芒。
中间只作如许屋,一观虽小意堂堂。
书生相业线不绝,故侯墨妙灯不灭。
与山三好孰四之,毕万有孙胸次阔。
抛梁不须伟儿郎,黄云高举天颉颃。
从龙作霖皆是物,迩来一足飞商羊。

作者介绍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魏君宝光黄云观古风》是宋代曹彦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重湖镜展心生凉,
五老壁立背负芒。
中间只作如许屋,
一观虽小意堂堂。

书生相业线不绝,
故侯墨妙灯不灭。
与山三好孰四之,
毕万有孙胸次阔。

抛梁不须伟儿郎,
黄云高举天颉颃。
从龙作霖皆是物,
迩来一足飞商羊。

诗词以描绘一座名为黄云观的古风建筑为主题。

诗词的译文:
重重的湖水如镜面般展开,心中感到一丝凉意,
五位仙人形象矗立在壁上,背负着荣耀与威严。
建筑中间只有这样一座小小的屋子,
一览似乎虽然渺小,却意味深长。

书生们的学问事业络绎不绝,
故侯的墨迹和灯火都是神奇而不灭。
与山的三好之士相比,谁能胜过谁,
毕万有和孙胸次的胸怀广阔。

抛梁不需要伟大的英雄豪杰,
黄云高高举起,好似连接着天空和地面。
从龙到作霖,都是非凡的人物,
近来还有一个脚步轻盈的商羊。

诗词通过对黄云观古风建筑的描绘,展现了建筑之美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诗人通过对湖水、仙人、书生、墨迹、灯火等元素的运用,将建筑与自然、人文相融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文精神的讴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智慧、宽广胸怀和非凡才能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意蕴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卜算子 和师韵》

    业重多思算。岂悟爻和象。深谢风仙特地来,便把顽遇唤。忿怒常思难。性烛须教灿。真乐真欢散尽愁,师弟常为伴。

  • 《戏画古松真清斋前》

    轮囷复离奇,不柏亦不栗。吾庐非夏社,嘉树伊谁植。刳心谢吹嘘,强骨余霹雳。峥嵘历风霜,偃蹇岂朝夕。客从何方来,一睹心眼惑。怪此苍蛟龙,落莫依屋壁。不知造物工,输写入笔刀。轻明绝织埃,冥晦滴浓墨。皮坚皵鳞甲,叶老攒矛战。古工予不师,挥扫恣淋沥。盘礴醉且狂,讵识

  • 《虞美人 用李后主韵二首》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惟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 《雪中过在伯》

    北风一夜吹成雪,城东城西人断绝。冒寒各有晨独起,不畏风吹骨欲折。刍薪价高瓶粟竭,妻子亦作异县隔。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奈何曾不此为忧,政尔发声歌应节。岂惟入地绝遗蝗,便想连天摇宿麦。寒厅逼仄碍眼界,古岸宽平可车辙。宁能不见戴安道,我无逸兴须渠发。

  •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 《江皋》

    翠微春更湿,烟雨欲无山。白鹭一溪影,桃花何处湾?渔村疏竹外,古渡夕阳间。田父不相识,相随谷口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