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长安应制住红楼,浪惹玄都紫陌愁。
天目有山无捷径,落花莫放出溪流。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对长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红楼的无奈和玄都紫陌的痛惜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人生的困境和无常的哲理。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安应制住红楼,
浪惹玄都紫陌愁。
天目有山无捷径,
落花莫放出溪流。

诗中的意境主要围绕着长安的景色展开。长安是当时的都城,因为各种政务繁忙而热闹非凡。"红楼"指的是宫殿中的华美建筑,而"玄都紫陌"则是指长安城内的一条紫色的大道,流光溢彩。作者将这些繁华景象与自己的心境相对照,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痛苦的情感。

诗中提到"天目有山无捷径",意味着天目山虽然有着美丽的山川风景,但却没有捷径可供人们快速到达。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困境和追求成功的艰难。作者通过这一意象,暗示人们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常常需要经历困难和曲折的道路。

最后两句"落花莫放出溪流",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和痛惜之情。落花象征人生中美好的瞬间,溪流则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流露美好事物,因为时间的推移会让它们逝去,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长安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红楼和玄都紫陌的描绘,表达了对繁华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痛惜。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人生困境和无常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杂说四·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祇辱 一作:只辱)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

  • 《思剡》

    羸疾无休日,清秋适此时。节存旄尽落,带剩眼频移。吾兴复不浅,俗人那得知。会当游剡去,支许有深期。

  • 《赋鞏丈鹦鹉三首》

    翠衿红觜娇唇舌,羽族於中最性灵。巧护狸狂莫惊吓,好留相伴诵心经。

  • 《过思明》

    几年来瘴外,此夜宿溪中。照枕残鸡月,吹灯落叶风。庐循犹伪国,杨仆已衰翁。起戴寒星去,前村烧影红。

  • 《书怀示友十首》

    青青堂西行,岁寒不缁磷。蓬蒿众小中,拭眼见长身。澹然冬日影,此处极可人。子猷幸见过,一洗声色尘。

  • 《尊胜院》

    海角寻春雪未消,马蹄无处避琼瑶。己公屋下论文酒,炉火篝灯伴寂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