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君不觉岁时荒,岂意相从魑魅乡。
箧里诗书总零落,天涯形貌各昂藏。
江南今岁无胡虏,岭表穷冬有雪霜。
傥可卜邻吾欲住,草茅为盖竹为梁。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谢吕居仁居仁时寓贺州》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别君不觉岁时荒,
岂意相从魑魅乡。
箧里诗书总零落,
天涯形貌各昂藏。
江南今岁无胡虏,
岭表穷冬有雪霜。
傥可卜邻吾欲住,
草茅为盖竹为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陈与义写给离别的吕居仁的,表达了离别之时岁月荒芜的感叹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别君不觉岁时荒,岂意相从魑魅乡。”意味着作者与吕居仁分别已久,不知不觉中时光荏苒,彼此的相聚变得遥远。魑魅乡指的是神话故事中的魑魅魍魉之地,用来形容离别之地的荒凉。
接下来的两句“箧里诗书总零落,天涯形貌各昂藏。”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箧里的诗书零落,意味着散落的书籍和文字,反映了作者离家漂泊的状态。天涯形貌各昂藏,表示离散的友人在天涯海角,各自隐藏自己的容貌和身姿。
然后,诗中转折至江南和岭表的景象,写到“江南今岁无胡虏,岭表穷冬有雪霜。”这两句表达了时代的变迁和地域之间的差异。江南地区安定,没有胡虏的侵扰,而岭表地区则寒冷严冬,有雪霜的覆盖,暗示了作者面临的困境和艰苦。
最后两句“傥可卜邻吾欲住,草茅为盖竹为梁。”表达了作者对重归故土的渴望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傥可卜邻吾欲住,希望能够在附近找到一个安身之所。草茅为盖竹为梁,描述了简陋的居所,以草茅和竹子来搭建房屋,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离别、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通过对江南和岭表的对比,揭示了时代和地域的差异,以及作者所面临的困境。最后,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江上春风几日回,一枝先傍小堂开。恨无冷艳连天白,已有生香特地来。
手裁白纻制新袍,犊鼻应怜犬子劳。倚仗衡门聊服此,良人身不属临洮。
周公负斧扆,成王何夔夔。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贤圣遇谗慝,不免人君疑。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管蔡扇苍蝇,公赋鸱鸮诗。金縢若不启,忠信谁明之。摇裔双彩凤,婉娈三青禽。往还瑶台里,鸣舞玉山岑。以欢秦娥意,复得王母心。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长安春色归,先入
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难老堂中一樽酒,不教霜雪上髭须。樊侯种梓用葛谒,丈人向来亦种德。挽回万事入绳床,花竹相看有佳色。人生知足一饱多,当时恨我弃渔蓑。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卧久不慵伸雪项,少迟犹未整霜衣。
龙飞回首尚如新,忽阅人间四十春。圣主已严天上驾,孤臣归作道傍民。倾河尚恨难供泪,卫社何由得致身?独立秋风吹白发,感恩肝胆漫轮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