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谢平心胡祠监见惠生日五首》

五朝遗老冠时贤,家祭犹无掩豆肩。
文采春花洛阳苑,精神秋隼华峰巅。
难兄共对三千字,晚境今开九十年。
富贵朱门百杂碎,先生归卧故庐全。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韵谢平心胡祠监见惠生日五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五首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平心胡祠监在惠生日这一特殊场合的祝福和感慨。以下是这首诗词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五朝遗老冠时贤,
家祭犹无掩豆肩。
文采春花洛阳苑,
精神秋隼华峰巅。
难兄共对三千字,
晚境今开九十年。
富贵朱门百杂碎,
先生归卧故庐全。

诗意:
这首诗以平心胡祠监在惠生日时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的敬意和祝福。诗中通过对诗人和胡祠监的对比,展现了五朝遗老(指诗人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保持着儒家时代的文采和精神风貌。诗人借用春花、秋隼、华峰等意象,表达了平心胡祠监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在晚年之际,诗人和胡祠监共同回顾了三千年的历史,感叹时光荏苒,同时也展望了未来九十年的美好前景。最后两句表达了世事繁杂、富贵权势的虚幻和脆弱,而先生(指胡祠监)则选择回归故庐,保持纯粹和完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平心胡祠监的赞美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突出了胡祠监的高贵和卓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和时代的思考。诗人以儒家的传统美德为基础,赞美了胡祠监所具备的文采和精神,同时通过对晚年和富贵的反思,呼唤了回归本真的价值观。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诗中的用词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春花、秋隼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胡祠监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质,同时也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感受。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自身与胡祠监进行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胡祠监的敬意和景仰。最后两句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富贵和权势的批判,强调了归隐和纯粹的价值。

这首诗词在形式上采用了五首诗的结构,通过五首短诗的方式,将对平心胡祠监的赞美和思考逐一展开,使整篇诗词结构严谨有序。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才情和情感。

  • 《琴操十首·将归操》

    (孔子之赵,闻杀鸣犊作。赵杀鸣犊,孔子临河,叹而作歌曰:秋之水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加,归来归来胡为斯)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涉其浅兮,石啮我足;乘其深兮,龙入我舟。我济而悔兮,将安归尤。归兮归兮,无与石斗兮,无应龙求。

  • 《题寺壁》

    韩信栖迟项羽穷,手提长剑喝秋风。吁嗟天下苍生眼,不识男儿未济中。

  • 《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

    顺祝斋琳馆,翛然隔世埃。空歌灵鹄下,祠节宝鸡来。瑞木千寻竦,仙图几卷开。如无清夜唱,谁识帝车回。

  • 《玉兰》

    内史北轩多种竹,隐居南洞少栽花。蓝桥西路青青处,拾得璚儿似虎牙。

  • 《题四止庵》

    红楼艳歌舞,乐极还生哀。欹枕看儿戏,好怀终日开。

  • 《舟中追和逊卿早春即事十首》

    客至从客奉笑谈,晚知庶境味尤甘。曲江进士题名遍,安用山人起水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