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徐监岳四首》

落落过眼谁知音,故山桧枝森碧林。
白鸥盟坚不待亩,岂应辟影忘息阴。
末路功名梦已断,生平丘壑情自深。
素琴浊酒般礴地,颇领渊明千载心。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韵徐监岳四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和感慨。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被人所忽视,他的成就和追求只是稍纵即逝的浮云,无法得到真正的认同。他借用故山的桧树林来比喻自己的孤寂和被遗忘的状态。白鸥盟坚,指的是白鸥们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结成的坚固群体,而诗人则感到自己无法加入这样的群体,无法得到真正的认同和支持。诗人感到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功名梦已破灭,他对世俗荣华已经不再追求,而是对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怀有着更加深沉的体悟。他在素琴和浊酒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借此表达了对深奥的文化和智慧的向往,他希望能够领悟到古人渊明千载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比喻,将自己的心境与外界相联系,以突显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以故山桧枝森碧林来表达自己的孤寂和被遗忘,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纯净、清幽环境的向往。白鸥盟坚的形象则突出了诗人无法融入世俗的困境,他渴望得到真正的认同和支持,却往往被忽视或误解。

诗人在面对功名利禄已经尽失的情况下,放下了功名的追求,转而投身于内心的情感和情怀。他通过素琴和浊酒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文化的向往,希望能够领悟到千百年来渊明的心境。这种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追寻,展示了诗人对于真实自我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意味深长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展示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 《次韵》

    童去鹤归迟,青山皓首期。池塘圆草梦,家世受梅知。拂石和云卧,分鱼换米炊。人生裁足耳,舍子更其谁。

  • 《劝客饮》

    谁解西回沧海波,且听白苎数声歌。人生所得只如此,世事到头无奈何。酒海莫教空濩落,金堆安用郁嵯峨。古今共是一丘土,只有刘生得计多。

  • 《太平吟》

    太平时世园亭内,丰稔岁年村落间。情味一般难状处,风烟草木尽闲闲。

  • 《虞美人 寄云中完颜公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

    水收霜落云中早。群雁云中道。夜来明月过西山。料得水边石上不胜寒。黄尘堆里人相看。未惯云林眼。当年曾说探崆峒。怕有黄庭消息寄西

  • 《续长恨歌》

    人似飞花去不归,兰昌宫殿几斜晖。百年只有云容姊,留得当时旧舞衣。

  • 《长相思(效南唐体)》

    展颦蛾。抹流波。并插玲珑碧玉梭。松分两髻螺。晓霜和。冻轻呵。拍罢《阳春》《白雪》歌。偎人春意多。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