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徐深之》

文章何必拟卿云,笔砚无功钱有神。
明月能招山入户,幽花不与世争春。
百年亭馆几兴废,十载交游半故新。
过眼荣华何足较,青门试问种瓜人。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徐深之》是宋代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文章何必拟卿云,
笔砚无功钱有神。
明月能招山入户,
幽花不与世争春。
百年亭馆几兴废,
十载交游半故新。
过眼荣华何足较,
青门试问种瓜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文学创作和社交交往的思考。诗人对于文章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质疑,认为纸上谈兵虽然有形式,却无实际效果,而财富却能给人带来神奇的力量。诗人通过描绘明月能够招引山景进入屋内,幽花却不与世俗争春的景象,表达了对于内心宁静与超越物欲的向往。他提到了百年间建筑兴废的变迁,以及十年间交际圈子的变化,暗示了人事如梦、光阴荏苒的真实感受。最后,诗人对于过眼繁华的评述表明,这些荣华富贵对他而言并不足以衡量,他对真正有才华的人的追求更为重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于文学和社交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对文章和财富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物质追求和虚荣外表的怀疑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富足和超越世俗的重要性。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明月招引山景、幽花不与世争春,传达了对于宁静与纯粹的向往。他还通过对于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生命短暂和人世无常的思考。最后,诗人以青门试问种瓜人的提问,表达了对于真正有才华的人的崇敬和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内心富足、超越世俗和珍视才华的追求。它表达了对于物质财富的怀疑和对于内在价值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文学的独特见解,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病中放言五首》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 《用刘汀洲左顾亭韵》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 《华亭十咏·三女岗》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 《以诗句咏梅·真与雪霜娱晚景》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 《接待》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 《用前人韵招山行以春为期》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