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孟浩然,醉眼高宇宙。
清诗落京师,苏李欲束咮。
蔗陇槎头鳊,未觉黄金富。
纤钩饵暇蝇,但取浮阳嗅。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次韵徐秀才十首》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向来孟浩然,醉眼高宇宙。
清诗落京师,苏李欲束咮。
蔗陇槎头鳊,未觉黄金富。
纤钩饵暇蝇,但取浮阳嗅。
诗意:
这首诗以徐秀才的名义,以次韵方式来回应孟浩然的诗作。诗人描述自己醉眼望向高远的宇宙,感叹清新的诗篇沉寂于京城,苏轼和李清照等才子们都希望束咮(束缚)他们的才华。诗人进一步借用了一些象征意味的词语,比如蔗陇(甘蔗在田间的聚集)和槎头鳊(一种富有的鱼类),来暗示他并未察觉到世俗的财富和名利。最后,诗人借用了纤钩(细小的鱼钩)和暇蝇(悠闲的苍蝇)来表达他只取悠然自得的心境和浮光掠影的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对宇宙的高远景象表示赞叹,彰显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情。在描述诗歌创作时,他表达了对清新诗篇未能在都城得到充分重视的遗憾。提及苏李两位著名词人,暗示了才华被束缚的现状。通过运用蔗陇和槎头鳊等形象,诗人暗示自己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他并不以此为追求。最后,以纤钩和暇蝇作比喻,表达了他对浮光掠影、世俗虚荣的超脱态度,强调了他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诗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它表达了对物质富裕和名利诱惑的超然态度,强调了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重要性。整首诗以朴素的诗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立见解,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某种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南风盛事昔无闻,乃祖词场笔有神。一榜豪英收几士,同年伯仲看三人。今君科第欲惊世,他日文章当致身。意惬归来能访我,亦令宗派倚生春。
有位方忧失,无家岂念归。贤愚竟谁得?今昨两皆非。世事无长算,人情忽骇机。细思如意处,惟有钓鱼矶。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阻陪称寿席,想见醉芳樽。嘉庆宜图画,簪绅遍子孙。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从龙浴日仰光辉,万里鲸涛扈六飞。晋国曾闻四蛇宇,周家亲睹一戎衣。东巡王气随天仗,西狩麟经在紫微。江海孤臣孝忠志,大恩未报重嘘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