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冰澌散水花,野梅官柳渐攲斜。
西郊欲就诗人饮,黄四娘东子美家。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是苏轼所作,描绘了梅花的美丽景象。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出冰澌散水花,
野梅官柳渐攲斜。
西郊欲就诗人饮,
黄四娘东子美家。
诗意: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景象和与梅花相关的人物与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冰冷的冬天里梅花的坚强、清雅和高洁的品质。同时,诗人还通过与饮酒和人物的描绘,增添了一种宴饮和友情的氛围,使整首诗词更加生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精细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美丽。首两句“日出冰澌散水花,野梅官柳渐攲斜。”描绘了梅花在日出时的景象,冰澌融化的水花洒落在梅花上,使梅花更加娇艳动人。野梅和官柳交替倾斜,相互映衬,增加了整个画面的层次感。
接着,诗人写道“西郊欲就诗人饮,黄四娘东子美家。”这里出现了两个人物,分别是西郊和黄四娘东子美。西郊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而黄四娘东子美则可能是与诗人有交情的友人。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友人相约在西郊欢聚饮酒的意愿,通过与友人共赏梅花的方式增进友谊。
整首诗词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诗人与友人欢聚的场景,展现了冬日中梅花的坚韧和高洁的品质,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首诗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冬天的梅花景象,同时融入了人情味和情感交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天边新月覆双弯,翠斂云浓特地寒。我意两山皆土木,诗人浪作有情看。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律穷方数寸,室暗在三重。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商声辞玉笛,羽调入金钟。密叶翻霜彩,轻冰敛水容。望鸿南去绝,迎气北来浓。愿托无凋性,寒林自比松。
相逢何事且徘徊,泽国桃花岸岸开。见说衡阳南去路,秋深无雁寄书来。
胡雁向南飞,明妃西嫁几时归?胡酥入馔捐汉食,胡风中人裂汉衣。胡音不通言语译,分死薄命穹庐域。君不见越中美人嫁姑苏,敌国既破还陶朱。嗟嗟孤冢黄草碧,祗博呼韩双白璧。
翠微高处渺青烟,知子机藏辟谷坚。丹鼎铅砂勤火候,溪云岩谷傲松年。潭龙掣雹深渊底,崖虎风生迥洞边。径已苔蒙人未履,昂霄足蹑斗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