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知早落坐先开,莫著新诗句句催。
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知早落坐先开,
莫著新诗句句催。
岭北霜枝最多思,
忍寒留待使君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诗人苏轼告诫读者要珍惜时光,及时欣赏梅花的美景,并反对匆忙地创作新诗。他提到梅花在北岭地区最常见,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梅花依然坚持绽放,等待着重要的客人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形象,展示了梅花的坚韧和坚持。诗中的君知指的是读者或诗人自己,他们应该早早地坐下来欣赏梅花的美丽,而不是急于创作新的诗句。这充分体现了苏轼对于品味和静心欣赏的推崇。
诗中提到的岭北,指的是中国南方的山岭地区,这里的寒冷气候对梅花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诗人指出,正是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下,梅花的枝条上结满了霜,但梅花仍然坚韧地开放,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待,他忍受着寒冷的天气,等待着重要的使君到来,使君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官员,也可能是某种重要的客人。这种等待象征着诗人对友情或命运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诗人苏轼对于品味、静心和等待的推崇,也展示了他对于美和理想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同时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诗人才华。
风流意不尽,独自送残芳。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盏狂。
官总芸香阁署崇,可怜诗句落春风。偶然侍坐水声里,还许醉吟松影中。车马照来红树合,烟霞咏尽翠微空。不因高寺闲回首,谁识飘飘一寒翁。
坞深不见人,树杪青峰堕。若个采松花,隔林应唤我。
高人不作饭牛歌,盍向沧浪具笠蓑。正使同舟欠西了,也胜逐日效秦娥。
谁言妾有夫,中路弃妾身先殂。谁言妾无子,侧室生儿与夫似。儿读书,妾辟纑,空房夜夜闻啼乌。儿能成名妾不嫁,良人瞑目黄泉下。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